"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行业"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在冬小麦种子行业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冬小麦种子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有利于企业在冬小麦种子行业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科学而合理的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努力目标。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口粮,南方人民也喜爱面条、南方馒头等小麦食粮; 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分别是制作面包和蛋糕的专用原料,这些都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食品。小麦在仓库中可储藏多年不变质,是良好的战略储备物资。所以说,小麦 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 年以来,我国小麦生产进入恢复性增长时期,到 2015 年,我国小麦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小麦总产量由 2003 年的 8 648.8 万吨增加至 2015 年的 13 018.5 万吨,以 2003 年为基期,十二年间小麦累积增加产量 32 880.1 万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积增加产量 18 430.5 万吨,占小麦累积增加产量的 56.1%,是小麦产量快速增长的 时期,为保障我国粮食稳定供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麦产量稳定提高的同时,提高 小麦加工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主产区科研人员选育出多个优质强筋、中筋和弱 筋小麦品种,农业部作为主推品种在生产中布局和推广,有效改善了我国小麦的品质 结构。十二五后期,基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制约,农业部提出了到 2020 年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 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 基本指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做到资源化利用。在这一意见指导下,我国小 麦在生产上注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目标协同提高,各主产区研制、集 成和推广了诸多绿色增产关键技术和生产技术规范,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 技术支撑。 进入十三五,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小麦生产不仅要实 现量的稳定增长,还要满足人们对质量安全和加工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要实现 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着力提升我国小麦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迫 切需要做好小麦生产发展的顶层设计,未雨绸缪,精准谋划,保障我国小麦生产的持 续稳定发展。 鉴于 此,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领导 下,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织专 家,在主产麦区各省(区)农业厅的协助下,总结十二五小麦生产经验,进行 十三五小麦生产发展规划的研究,形成《中国小麦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研 究》。本书的研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导和支持。
该书分全国篇和分省篇两大部分,着重回顾和总结了十二五全国和十一个主 产省小麦生产发展的特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概况、主产区资源环境条件的变化、推 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成效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十三五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 问题,对十三五各年度小麦的产量目标,区域发展的重点做出了规划,分析了实 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储备和技术需求,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该书适用于农业管理部 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小麦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限制,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 指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 年 3 月 15 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科学研究和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农业信息分析预警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