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世界大奖作家铸就的特别儿童读物。收录了叶拉莱普曼等世界著名作家致国际儿童图书节献辞(19672017年)和历届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受奖演说辞(19602016年),作者来自世界几十个不同国家。每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闪烁着儿童文学大师智慧的光芒。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世界童话故事的海洋,汲取知识的养分。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年轻父母阅读的好书,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一部值得永久保存的少儿读物, 由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著名儿童文学插图画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合力铸就,引领孩子从此爱上阅读……
一本书,作者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国家,
阅读他们的心灵文字,如同跟随他们环游世界,
仿佛走进国际小朋友的读书生活,聆听他们的童话故事。
每篇文章都是优美的寓言和童话,
闪烁着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智慧的光芒。
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IBBY)把每年的4月2日定为国际儿童图书节,邀请世界各国每年都来庆祝这个节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4月2日是敬爱的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日。各个国家轮流主办这个节日,其内容是:主办节日的国家选一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为世界各国的孩子们写一篇献辞,并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绘一幅特制的招贴画,以此来引起人们对图书和阅读的关心。献辞被翻译成数种文字与招贴画一起分发向世界各地。
IBBY 的创始人叶拉·莱普曼夫人在她为第一届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中说:今天,大家都读同样的书,相互了解大家都在做什么,这多好啊!莱普曼夫人曾在瑞士生活过,IBBY的总部现在仍然设在瑞士。著名的保加利亚作家阿森·波谢夫在他所做的题为《书,友谊的源泉》献辞中畅想他和全世界无数不相识的朋友一起爱着同样的一些书。澳大利亚作家柯林·提利在他的献辞中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在书中结识许许多多的人:非洲人和亚洲人,格陵兰人和危地马拉人,大沙漠和丛林中的人,深山和平原上的人。他还说,再稀奇的东西也可以在书中找到,简单的,复杂的,悲哀的,幸福的,好玩的东西整个活生生的世界都可以从书中找到。
另一位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莎·拉伊森则在她写的献辞中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每人都有一块魔毯,只不过它是藏在你们的头脑中……这魔毯可以带着你们满世界飞,你坐在家中的椅子上就可以知道好多激动人心的事儿。你可以感受一切,可以看见每件事物的背后,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访遍所有国家的人……敬爱的瑞典女作家阿斯特利德·林格伦让我们相信,只有书才是点亮探照灯的最好工具,帮助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别的办法都无法发现的东西。巴西作家、安徒生奖得主莉吉亚·波隆戈·纽尼斯告诉我们,书是怎样丰富了她的想象力,她是怎样伴书成长的。一天又一天,书给她的东西越来越多,书带她游遍了全世界,看到了许多东西:爱斯基摩人住的圆顶茅屋,宫殿和摩天大厦。
是的,书为我们开启了瞭望世界的窗口。书可以帮助你发现你该呼吁些什么,为什么斗争,与谁联合,何时开始改变世界。奥地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诺斯特林格这样说。而德国作家阿基姆·布罗格则说读书可以怡情。因为你尽可以伴着书中的故事梦幻……因为有了书你就不再孤独……因为读了书你既学了知识又有所发现……你随时可以拿起书来重读……书就像你的好朋友。
每两年一次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奖,也在4月2日颁发。在这一天,获奖作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
现在我们的中国同行决定把这些年的国际儿童图书节献辞和安徒生奖得主的受奖演说辞汇集成书,这想法可真叫美妙!这是儿童读物中一本特别的书,真的!好,那就请跟着这些名作家来绕世界旅行吧,他们的文辞的确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我祝愿你们在书的世界里获得更大的快乐,汲取更多的灵感。
琳娜·梅森(Leena Maissen)
IBBY(前)秘书长
1991 年 11 月 25 日于瑞士,巴塞尔
(本文是梅森夫人 1991 年为本书首版所写的前言,梅森夫
人为 IBBY 工作几十年,于 2003 年退休,增补版仍保留这篇序言。)
黑马(1960),本名毕冰宾,作家,翻译家。译有劳伦斯作品多种,包括《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散文》等,均收入10卷本《劳伦斯文集》。著有长篇小说《混在北京》《孽缘千里》;散文集和学术著作有《心灵的故乡》《北京的金山下》《劳伦斯叙论集》等。
国际儿童图书节献辞(19672017)
1967 长满书的大树 [瑞士]叶拉·莱普曼 oo3
1968 致全世界的孩子 [南斯拉夫]法兰西·别夫克 oo6
1969 披西班牙式黑斗篷的人 [瑞典]阿斯特利德·林格伦 oo8
1970 书对你意味着什么 [南斯拉夫]埃拉·彼罗西 o11
1971 小马丁和他的书 [奥地利]埃利卡·利莱格 o13
1972 与书交朋友 [美国]门德特·戴扬 o16
1973 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有书读 [捷克斯洛伐克]波乎米尔·日哈 o2o
1974 走遍天下书为侣 [英国]尤安·艾肯 o23
1974 致父母 [英国]安格斯·威尔逊 o26
1975 精灵山 [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o29
1976 神奇的金鱼 [伊朗]埃尔汗姆·扎巴克赫特 o37
哈拉赫·扎巴克赫特
1977 读书的快乐 [法国]雅克·夏尔庞特 o39
1978 书中有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澳大利亚]柯林·提利 o42
1979 书,友谊的源泉 [保加利亚]阿森·波谢夫 o46
1980 书,世界之窗 [波兰]乌杰奇·祖可洛夫斯基 o49
1981 读书怡情 [德国]阿基姆·布罗格 o51
1982
书和平的太阳 [塞浦路斯]基卡·普切里奥
1983 吃饭与读书:大家的需求 [委内瑞拉]莫尼卡·多波特
1984 书和屋 [巴西]莉吉亚·波隆戈·纽尼斯
1985 书和世界 [奥地利]克里斯蒂娜·诺斯特林格
1986 谁也不许偷走太阳
[捷克斯洛伐克]卢多·莫利斯
1987 儿童·书·世界 [苏联]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1988 魔毯 [澳大利亚]帕特里莎·拉伊森
1989 智慧罐 [加纳]汉森
1990 路 [加拿大]莫尼卡·休斯
1991 书,黑暗中的萤火虫
[希腊]雷娜·卡萨奥斯
1992 米丽安,一个爱书如命的女孩 [哥伦比亚]比拉·洛扎诺
1993 书:昨天的故事,明天的秘密 [伊朗]马赫多赫特·卡什果里
1994 这世界属于读者
[美国]凯瑟琳·佩特森
1995 书:共享的感受
[日本]渡边茂男
1996 书是通向内心世界的通行证 [丹麦]比尔涅·路特
1997 光明与阴影的童年
[斯洛文尼亚]鲍利斯·诺瓦克
1998 打开书,魔术开始
[比利时]巴特·莫伊亚尔特
1999 我的书 ,我的爱 [西班牙]米古尔·安吉尔·费尔南德斯-帕契克
2000 诀窍在书中,书就是诀窍 [芬兰]汉尼尔·霍威
2001 书中自有一切
[匈牙利]伊娃·扬尼可夫斯基
2002 攀登书的阶梯
[奥地利]雷内·威尔斯
2003 书:迷人网络中的世界
[巴西]安娜·玛俐亚·马查多
2004 书的光芒 [希腊]安吉利基·瓦里拉
2005 书是我的魔眼
[印度]曼纳拉玛·贾法
2006 书的命运写在星球上
[斯洛伐克]让·尤里西扬斯基
2007 故事唤醒世界
[新西兰]玛格丽特·马黑
2008 书开慧眼,智生洪福
[泰国]查克拉布汉德·波萨亚克里特
2009
我是世界 [埃及]IBBY 埃及分会
2010 一本书在等你,去找吧! [西班牙]伊利阿瑟·坎西诺
2011 书记得 [爱沙尼亚]爱伊诺·别尔维克
2012 从前,有个故事全世界都传遍 [墨西哥]弗朗西斯科·西诺乔萨
2013 读书给全世界带来快乐
[美国]帕特·莫拉
2014 致全世界儿童的一封信
[爱尔兰]索伊布翰·帕金森
2015 多种文化,一个故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尔瓦·阿尔·阿克罗比
2016 从前呢 [巴西]露茜娅娜·桑德罗尼
2017 与书一起成长
[俄罗斯]谢尔盖·马克霍金
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受奖演说辞
1960 儿童读物作者的自然历史 [德国]艾利契·卡斯特奈
1962 创造力的呼啸
[美国]门德特·戴扬
1966 说安危 [芬兰]多维·扬森
1968 亲情与儿童文学
[德国]詹姆斯·克鲁斯
1970 幻想·童话·现实 [意大利]吉安尼·罗达利
1972 那只永恒的黑划子
[美国]斯哥特·奥代尔
1974 一个字,一个影子
[瑞典]玛丽亚·格丽佩
1976 作者与书 [丹麦]西赛尔·波德克
1978 想象的漂流瓶
[美国]波拉·福克斯
1984 儿童文学与现实
[奥地利]克里斯蒂娜·诺斯特林格
1986 当金苹果落下时
[澳大利亚]帕特里莎·拉伊森
1988老天鹅的话 [荷兰]安妮·施米特
1990 独角兽的银色蹄印
[挪威]托莫德·豪根
1992 故事·童年记忆·种族 [美国]弗吉尼亚·汉密尔顿
1994 一头象,一粒豆
[日本]石田道雄
1996
如履薄冰的孩子 [以色列]尤里·奥列夫
1998 缺席的人们 [美国]凯瑟琳·佩特森
2000 关注那隐匿的
[巴西]安娜·玛俐亚·马查多
2002 对生命富有想象的理解
[英国]艾顿·钱伯斯
2004 海滩上孤独的孕育
[爱尔兰]马丁·瓦多尔
2008 幸运总是绕路走
[瑞士]荣格·叔比格
2010 今天的读者,明天的作家 [英国]戴维·奥尔蒙德
2012 语言的艺术与变革
[阿根廷]玛丽亚·特蕾萨·安德鲁埃托
2014 共生共存的故事
[日本]上桥菜穂子
附 录
历届 IBBY 大会主题
历届安徒生奖获奖作家、画家名录
国际儿童图书节历届主办国名录
儿童的节日,书迷的狂欢日
关于国际儿童图书节、IBBY
和这本书的来历
莱茵河畔小书屋
IBBY
之行
书城堡里的叶拉女王
莱普曼夫人与青少年文学的联合国
哥本哈根的美人鱼
畅想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