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5) 全球化视角的中国统计现代化 企业批量购书 分享 关注商品举报 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5) 全球化视角的中国统计现代化
 
		
	
		
					 定  价:60 元 
					
				 
				 
				  
				
				   
				 
				  
				
						
								
									当前图书已被 2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陈梦根
 - 出版时间:2015/11/1
 
						- ISBN:9787516173602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829.2 
  - 页码:22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5) 全球化视角的中国统计现代化》秉承对影响中国统计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专题研究之宗旨,希望能为中国统计体系改革发展、统计方法应用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统计是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科学、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本年度报告共包括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外贸统计、中国税收统计、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和政府债务统计五大专题。各专题重点围绕中国统计发展实践来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主要问题、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同时也非常注重国内实践与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实践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以此探讨中国统计体系的未来发展方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陈梦根,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货币与金融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1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3月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4年7月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导论 
	专题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评析与展望 
	一 综合经济统计与国民账户体系 
	(一)综合经济统计方案的提出 
	(二)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三)国民账户体系与综合经济统计的关联性 
	二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回顾 
	(一)MPS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 
	(二)MPS体系和SNA体系并用的混合体系 
	(三)从混合体系到SNA体系 
	三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现状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于SNA2008的评析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其他问题与挑战 
	四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和发展总体思路与方向 
	(一)总体思路 
	(二)改革与发展方向 
	五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实施建议 
	(一)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领域 
	(二)改革与发展的实施建议 
	
	专题二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中国外贸统计改革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 
	(一)全球价值链定义 
	(二)全球价值链主要研究内容 
	二 贸易增加值统计 
	(一)贸易增加值的提出 
	(二)现有统计方法 
	(三)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 
	(四)中国贸易增加值数据的国际比较研究 
	三 中国外贸统计发展 
	(一)中国外贸统计发展历程 
	(二)中国外贸现状 
	(三)国际组织(()ECD)对中国出口数据的细分 
	(四)中国外贸统计存在的问题 
	(五)改善中国外贸统计的建议 
	
	专题三 中国税收统计发展现状与演进 
	一 税收统计发展历程 
	(一)西方国家税收统计发展回顾 
	(二)中国税收统计发展回顾 
	二 税收统计体系的国际标准 
	(一)早期工作(MGFSl974) 
	(二)标准诞生(GFSMl986) 
	(三)首次修订(GFSM2001) 
	(四)最新修订(GFSM2014) 
	(五)GFSM2014及其主要修订 
	三 税收统计体系的国际比较 
	(一)税制的国际比较 
	(二)GFSM在各国的实施情况 
	四 中国税收统计发展现状 
	(一)中国税收统计体系发展现状 
	(二)中国税收收入发展状况分析 
	(三)税收收入及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 
	五 中国税收统计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我国税收统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我国税收统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专题四 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的发展分析 
	一 发达国家房地产价格统计的发展与经验 
	(一)美国 
	(二)英国 
	(三)加拿大 
	(四)经验与启示 
	二 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一)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的概念及内涵 
	(三)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现状分析 
	(四)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中的调查样本选取 
	三 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数据的来源、采集与审核有待完善 
	(二)调查样本涵盖范围较小 
	(三)调查统计的房屋分类标准有待改进 
	(四)难以较好地实现房屋的同质可比要求 
	四 中国房地产价格统计发展趋势与改革建议 
	(一)积极提高房地产价格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大力推动数据采集的便捷性,逐步扩大样本调查范围至覆盖全国 
	(三)抵押贷款数据将在房地产价格统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四)推动房地产价格统计各项工作逐步达到国际化标准 
	(五)尽快建立完整、有效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体系 
	
	专题五 政府债务统计国际比较与中国借鉴 
	一 政府债务相关概念内涵 
	(一)广义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 
	(二)债务和负债 
	(三)总债务与净债务 
	二 国际组织政府债务统计体系 
	(一)四大组织的政府债务统计体系 
	(二)综合比较分析 
	三 政府债务统计的发展与国际比较 
	(一)发展概览 
	(二)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统计 
	(三)我国政府债务统计 
	(四)国际比较分析 
	四 我国政府债务统计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政策建议 
	索引
 
	  《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5) 全球化视角的中国统计现代化》: 
	  5.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房屋也须计算住房服务价值。目前我国采用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即通过计算房屋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日常维护、修理、管理费用得到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其中的房屋固定资产折旧是利用房屋建造成本与折旧率(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折旧率为2%)计算的。该方法是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确定的,由于当时房屋租赁市场不发达,房租数据很少,无法取得与自有住房条件类似的租赁房价数据(国家统计局,2007、2010),且房屋市场价值与建造成本之间差距不大,因此选取了适应当时情况,并且也是SNA推荐的一种方法,即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和租金上涨很快,房屋建造成本明显低于房价。因此,国际上出现了不少针对我国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的质疑(ADB,2007;Ahmad,2008;Zieschang,2009),我国统计部门也认为自有住房服务价值的核算是中国SNA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Xu,2002;Liu,2008;Jin,2009)。此外,随着房屋租赁市场逐步成熟,房租资料越来越丰富,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改进现行核算方法,采用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市场租金法测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利用住户抽样调查得到的房屋租金、住房面积等数据以及人口统计数据,试算近年来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得到了初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