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故事发生在1864年。格里那凡爵士拾获了从鲨鱼腹中滚出的一个漂流瓶,里面是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格里那凡爵士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只去寻找却遭到拒绝。于是,他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使他们一家团聚。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1863年出版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儒勒·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深得读者的喜爱。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可分两大类: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他的作品景色壮观、情节惊险、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在引人人胜的故事中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读者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广博和神奇。
尹丽丽,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Jones Lang La Salle公司。对欧美文学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出版译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王子》《昆虫记》《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译者序
上部 南美洲
第一章 天平鱼
第二章 漂流瓶里的文书
第三章 马尔科姆城堡
第四章 伟大的计划
第五章 邓肯号起程了
第六章 六号舱的神秘客
第七章 雅克·帕噶乃尔的来龙去脉
第八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个好人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第十章 南纬37°线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
第十二章 一万二千贡尺高空历险记
第十三章 印第安人的“王宫”
第十四章 失踪的孩子
第十五章 雅克·帕噶乃尔的西班牙语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第十七章 潘帕斯草原
第十八章 寻找淡水补给处
第十九章 夜遇红狼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二十一章 独立要塞
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洪水泛滥
第二十三章 像飞鸟般生活
第二十四章 继续像飞鸟般生活
第二十五章 水火夹攻
第二十六章 离别
中部 澳大利亚
第一章 返回邓肯号
第二章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四章 帕噶乃尔与麦克·纳布鲁斯少校的打赌嬲
第五章 印度洋上的风景
第六章 做客贝努依角
第七章 布里塔尼亚号上的遇难船员
第八章 到内陆去
第九章 神奇的大陆
第十章 意外的事故
第十一章 探险家的故事
第十二章 从墨尔本到桑达斯特的铁路
第十三章 巧遇土著小孩
第十四章 亚历山大的金矿
第十五章 澳—新日报
第十六章 澳大利亚土著
第十七章 百万富翁畜牧主
第十八章 马匹的意外死亡
第十九章 揭穿假面具
第二十章 寻求帮助
第二十一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二十二章 强渡斯诺威江
下部
第一章 麦夸里号
第二章 吃人的历史
第三章 新西兰的大屠杀
第四章 遭遇岩礁
第五章 第一计划失败
第六章 食人肉习俗的理论探讨
第七章 终于到达了本该逃避的地方
第八章 所在国家的现状
第九章 怀卡托江和怀帕河的交汇处
第十章 落入毛利人之手
第十一章 毛利人部落
第十二章 毛利人头领的葬礼
第十三章 越狱
第十四章 “塔布”令保护的山
第十五章 帕噶乃尔的绝招
第十六章 腹背受敌
第十七章 又见邓肯号
第十八章 是艾尔顿还是本·乔伊斯
第十九章 一笔交易
第二十章 玛丽亚——泰雷莎岛
第二十一章 团聚在小岛
第二十二章 雅克·帕噶乃尔的秘密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
爱特华·格雷那凡爵士是英国贵族院苏格兰十二位元老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享誉英伦三岛的皇家泰晤士河游艇俱乐部中声名最为显赫的一员。
爱特华·格雷那凡爵士这时正陪着他的妻子格雷那凡夫人以及他的表兄麦克·纳布鲁斯少校在这艘船上。
这艘新造的邓肯号游艇在克劳德海湾外几海里的海面上试航之后,现在正准备返回格拉斯哥。就在阿伦岛赫然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突然有一条无比庞大的鱼正在游艇的航迹中翻腾,负责嘹望的水手发现后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了船长。船长约翰·孟格尔立即命人报告格雷那凡爵士这等巧遇。爵士和麦克·纳布鲁斯少校随即登上艉楼并询问船长对这鱼的看法。
“说实话,阁下,”约翰·孟格尔严肃地说,“我想它极有可能是一条大个头的鲨鱼。” “可是这片海域怎么可能会有鲨鱼呢?”格雷那凡惊奇地问道。
“有的,”船长说,“这是一条能生存于各个海域、各个纬度的天平鱼,我可以向您承诺,那一定是天平鱼!如果阁下同意,尊夫人也有兴趣观看这种前所未有的捕鱼活动的话,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来路了。” “您觉得如何呢,麦克·纳布鲁斯?”格雷那凡爵士问少校,“您是否想试试呢?” “只要您愿意,我就没有意见。”少校平静地答道。
“再说了,”约翰·孟格尔又说道,“这种鲨鱼十分可怕,数量又多到根本捕杀不绝,我们正好遇到这个除害的好机会,又可以观赏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为何不试一试呢?” “那就捕捉吧,约翰!”格雷那凡爵士回答道。
爵士随即命人通知了格雷那凡夫人。夫人来到艉楼依偎在她丈夫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期待和迷惑,她已经被这场即将到来的动人心魄的捕鱼活动彻底吸引住了。
此时的海面看起来风平浪静,海水也格外清澈,以至于大家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那头鲨鱼在海里蹿上蹿下快速游动的身影。只见它以惊人的活力时而冲向前方,时而钻进水里。约翰·孟格尔不急不缓地发出一个又一个恰到好处的命令。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命令,把一根粗大的绳子从右船舷抛进水中,绳上挂了一个能够旋转的大鱼钩,钩上放了一大块很厚的腊肉。
尽管鲨鱼离游艇还有五十码的距离,但腊肉的香味已经引得它垂涎三尺,它立刻箭一般地迅速向游轮冲了过来。一眨眼的工夫,它已经到了游轮跟前。这时大家已经能够清楚地看见它的鳍了,灰黑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拍打着波涛,而尾鳍则使它的身子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稳稳地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朝着那块腊肉冲去。在它前进的同时,那双贪婪突出的大圆眼睛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向外喷射着欲火。翻身时,它张开下颌,露出四排白森森的牙齿。那硕大的鱼头,活像一个榔头柄上安置了两只榔头。约翰·孟格尔断定,这是角鲨科里最贪婪的一种,英国人称它为“天平鱼”,而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人则称它为“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游客和水手们都把目光紧紧地汇聚在鲨鱼的动作上。只见那畜生眼看就要触到旋转鱼钩了,可它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先翻了一个身,然后准确地咬住鱼钩,于是大块的腊肉便瞬间消失在它那宽大无比的嘴巴里了。这一上钩,粗绳子被震得猛烈颤动起来,水手们通过大横桁顶端的滑轮把那凶狠的怪物使劲地拽了上来。这角鲨眼见自己被迫离开了熟悉的生活区域,便开始拼命挣扎,好在大家还是努力抵住了它那凶猛的蛮劲,水手们用另一根打了活结的绳子绑住了它的尾巴,这下它终于动弹不得了。不一会儿,大家便把它拖过舷墙,狠狠地摔在游轮的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猛地一斧头,一下子把它那粗得吓人的尾巴砍断了。
辛苦的捕鱼过程终于结束了,这群勇敢的人最终还是把这鱼给征服了,那庞然大物不再可怕;水手们满足了报仇雪恨的心情,却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原来,在游轮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要仔细检查鱼肚。水手们对鲨鱼那从不挑剔的贪婪胃口总是充满了好奇,在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存在的,水手们的收获往往是始料不及的。
格雷那凡夫人实在不想观看这种有些血腥的“探索”过程,于是起身回艉楼了。此刻鲨鱼还有一丝气息,这家伙身长十英尺,体重超过六百磅。当然,凭它的体积,这样的重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无论如何,这条天平鱼在同类里也算是个大个头,无疑能名列在最令人胆寒的鲨鱼名单上。
此时,大家十分激动,他们马上用斧头对巨鲨开膛破肚。旋转钓钩径直钻进了这家伙的肚子里,可令人失望的是它的肚子里居然空空如也!这条鲨鱼显然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了。水手们正垂头丧气地准备把这没用的东西扔回海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紧紧嵌在肚腹里的粗糙玩意儿引起了水手长的注意。
“嘿!看!这玩意儿是什么?”他叫喊着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