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懂文言文,只有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古代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生活,涉及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特别是有关道德、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很有意义。本书曾于1996年初版,多年来广受好评,不断重印,并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称号。多年过去,为适应新的要求,图书
本书是近人杨筠如先生用现代学术方法校释《尚书》之作。共四卷,完成于1926年。杨筠如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求学期间,师从王国维,治《尚书》。《尚书》作为儒家五经之一,其内容诘屈聱牙,自古号为难读。杨筠如在博采古代《尚书》诸家经说的基础上,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广泛引用甲骨金文等出土材料与《尚书》本文进行对比验证,撰成此
本书概括地记述了1990年-2020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自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大事记内容延伸至2021年,内容包括特色产业、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城乡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体育、人物,街道等,本书采用简志体、条目式结构,彰显创新开放、园区平台、工业智造、城市新中心
本书以《翁心存日记》《翁同龢日记》为主体,参照《翁曾翰日记》《翁斌孙日记》,并借助翁氏诗文集、书信、题跋、年谱、方志、手稿、传记等相关材料作为补充,突破以往从主要以历史、政治角度看待翁同龢日记的局限,试图以文献对读等方法,从书籍史、文化史、阅读史等视角出发,掘发翁氏父子二人的阅读史对翁氏家族绵延兴盛的内在动因,进一步认
东汉永寿四年(158年)七月,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领秦人孟伯山等6人,在今拜城黑英山乡喀拉塔格山博孜克日格沟修亭,完工后在旁边的石壁上刻下8行共108字,记录他们作亭之事,所刻即“刘平国刻石”。本书为“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与会者论文三十余篇,学者们围绕着“刘平国刻石”及相关问题、西域文献与西域历史
本书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有蔡长林《宋翔凤与陈寿祺、王引之论及其相关问题》、叶国良《<仪礼·乡饮酒礼>的几个问题》、连劭名《银雀山汉简新证》、杨晋龙《东汉的传播与扩散探论》、李贺《周生烈生平著述及价值考论》、王冰慧《制度视域下唐代学士诗歌的三种编纂状态》、高纪春《关于的几个问题》、黄湛《清
《简牍楼札记》为张德芳的学术与生活笔记,其中包括了“前辈杂忆”“书序和前言”“整理研究札记”三部分,凝结了张德芳先生对于秦汉史尤其是秦汉简牍的研究心得,通过书序书评、学人往事及专业论文可见张德芳先生的治学经历及学术成果。本书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在把握学术脉络、揭示秦汉简牍尤其是西北简研究传统的同时,融汇了作者许多对当下
本书收录南朝陵墓石刻中仍存文字的拓片,主要涉及萧梁王侯墓前的石刻遗存,反映了南朝特有的时代风貌与神韵;同时收录汉代至唐代重要的碑拓,如汉代《校官碑》、三国吴《天发神谶碑》、南朝《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瘗鹤铭》、唐代《明征君碑》等,反映了石刻文献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连续性,彰显出南朝继汉开唐的历史地位。南京大学程章灿、张学
《汗室读书散记》为王子今先生的学术随笔,所谓汗室即先生的书斋名,意喻治学首先当辛苦劳作。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治学思想与学术轨迹,分为天则人事学海针经古董新识读史蠡酌简端杂记五个部分,涉及古代天人关系、学术史、书评、历史考证与随笔杂想五个方面。王子今先生涉猎广泛,不少文章趣味十足、可读性强,如从猫、鹤等角度,剖析古代天人关系
《泰泉集》是明朝中期岭南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黄佐的诗文全集,其足本60卷,囊括诗词赋章、策颂叙赞、铭诵疏对、论议考述等所有文体。黄佐毕生致力于学,著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明代政治、人物、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宗教、地理、交通、乡村建设、海外贸易、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关于岭南历史文化的材料颇为集中、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