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2008年在我社初版,印数4000册,豆瓣评分8.7,近几年不断有读者问起,旧书在孔网被炒至二三百元一本。现纳入作者的作品集精装再版,作者进行了适当的增删,重写了一篇较长的后记。 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张载哲学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书在对经典作家著作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界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做出重新认识,努力建构一套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在对唯物史观传统解释体系在引证经典作家论述缺乏全面性与解释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两大问题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本
工匠文化是日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代名词,工匠文化的核心——工匠精神是在讨论日本民族精神中经常涉及的话题,但学界对其思想渊源与确立标志的深入剖析较少。当前,日本对工匠文化的叙事已成为关乎地方和民族认同、促进申遗、构建“技术立国”形象的重要事业。本书从社会史研究的视野,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首先叙述了日本工匠文化的渊源特别
该书稿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圣经诠释的历史与方法”,该课题已结项。书稿共14章,贯穿了2000多年的圣经诠释历史,涵盖了各种圣经诠释方法,对各个时期的圣经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包括:早期的犹太释经、早期基督教教父论《旧约》(2-5世纪)、晚古时代的圣经诠释(6-10世纪)、中世纪的犹太释经、中世纪基
本书从各个角度对深度思维进行了剖析,既介绍了深度思维的本质,也教育读者培养和运用深度思维,还列举了经典事例,帮助读者加深对深度思维的理解。
本书从学术源流、形上依据、现实范畴、践行之道等方面对《淮南子》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一方面,《淮南子》勾连了从自然到社会关系再到国家治理的道德画卷,另一方面,《淮南子》提出了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的具体原则、对象与途径,让人由被动受教化到主动求修养,最终提升道德境界,成就道德理想人格,化解道德困境。
道德科学不只是以思辨方式联结起来的行为规则体系,还应以经验或实证的方式对具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行细致严谨的描述和解释。该书基于全国10省(直辖市)4000多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实证描述了青少年不同面向的道德观念(道德认同、移情、道德推脱)和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从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分
《中国美学》(第14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刘成纪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新面向与新可能”和由袁鼎生教授主持的“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四篇文章,内容涉及从战国至唐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中既有对丽、巨丽、悲丽等具体美学观念的研究,又有对“拜舞”这一独特的汉唐古典舞美学形式的探讨;既关注北宋绘画品
本书从澄清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入手,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借助心理学经典实验及其结论,阐释常见的生活现象,力求呈现出心理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让读者以正确的态度和眼光重新看待和走近真实的心理学。
本书阐述了父母有效解决孩子情绪的科学方法,内容包括:影响情绪的因素、矫正孩子的不良情绪、解除学业上的负面情绪、克服人际中的情绪障碍、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等。精准分析日常生活中孩子常见情绪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引导父母走进孩子内心,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直击养育中“怎么办”的难题,一次性讲解透彻。
本书为认知哲学文库丛书中的一本,从涌现论的角度研究认知或心智的生成机制。历史地看,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古老心身问题在认知科学中的新形式,涌现论与哲学、生物学和复杂科学中认知现象相结合,形成了认知涌现论的工作假设、解释机制等论题,意识问题是认知科学中心身关系的集中反映。本书试图在认知科学框架内将涌现论运用于意识研究,结合
本书使用国别调查数据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人与东南亚国家华人、东南亚国家华人与当地主要族群之间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涉及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开放社会心态。除多重比较之外,本书也对影响不同类型价值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影响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总结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书提出共享价值观形成的3个
崔大华是中国哲学界公认的哲学史家。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在道家与儒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其思想值得深入挖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术界已经有不少关于崔大华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本书则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在内容设置上,本书将崔大华学术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宋明理学、庄子道家、儒学研究)
《阐释学年鉴(2022年)》主要集中了2022年1月—12月国内学术界的阐释学研究成果。年鉴分为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两大部分。学术成果部分有哲学阐释学、文学阐释学、译介阐释学、法学阐释学四个主体栏目。学术动态部分分为大事记和著作出版两个部分。学术动态主要收录了2022年度国内外与阐释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著作出版主要收录20
人生不过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当你身处低谷时,你可以消沉,可以焦虑,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或某个人,而是你的格局和释怀。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自渡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全网300万粉丝心理类博主墨多先生,凭借丰富的心理学知识、10多年的咨询经验,以及曾帮助过众多女性改变命运的具体方法,
作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的著作以艰深晦涩闻名于世,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本身就是一项颇具难度的任务,而如何将存在论以及作为其延伸的诠释学同认知科学相结合,这无疑具有相当的难度。本书为认知哲学文库丛书中的一本,以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为背景,全面考察了作为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笛卡尔哲学到海德格尔哲学的转向,将认知
本书是系统研究淮南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深入研究了《淮南子》的天人观、生命结构观、生命智慧观、生命价值观、理想人格观、自然与人为的张力等内容,并对淮南子生命哲学思想的特点与价值进行了一定的探究。本书史论结合,资料可靠,学术观点独到,科学性强。本书可供对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文化史、道学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大
本期设置汉传佛教栏目,包括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两部分。书稿内容包括宋祖雄《论南北朝时期益州佛教风尚变迁》、李华伟《从“数息观”的再阐释看天台禅法的中国化——兼论慧思、智顗援道入佛之异同》、觉深《华严十玄门思想发展演变》、贾靖恩《试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汉传佛教中的菩萨特质及其异同》等19篇学术论文。各位学者和研究者对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对家人始终有很强的控制欲,她的女儿很可能会变得强势、暴躁、刻薄;她的儿子则更可能变得内向、懦弱,形成讨好型人格……更可怕的是,女儿长大后,极大概率会成为母亲的“翻版”,将创伤延续给下一代。 如果你选择了这本书,恭喜你,说明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强势给他人造成了伤害,并打算勇敢直面它——这是意义非凡的开
提升企业的选人精准度,除具备岗位人才画像、精准行为提问话术、掌握深度追问技巧外,还需要用科学的性格测评来佐证候选人的适配度。当前职业性格测评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确选择测评工具,如何正确、高效地应用测评工具,决定着职业性格测评工具在选人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本书将提供具体的方法与案例,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测评工具,在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