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赈灾史料三编》是继《民国赈灾史料初编》《民国赈灾史料续编》后,又一民国赈灾方面的资料汇编。该书所收内容,一大亮点是将涉及华洋义振会的相关史料予以尽力收集,包括历次讲习会会刊、赈务报告书、华洋义振会主办的《合作讯》等内容。除此之外,为最大限度丰富汇编内容,诸多民国时期灾害调查报告、赈灾实况等也一并收录,具有较高的文献
全书采用竭泽而渔的方式,全面搜集、考辨、汇编宋代史书、笔记、别集、总集、类书、辞书、地方志等等门类著作中所有与科举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时间为结构线索,编排罗列,分北宋、南宋、综合三卷,大致呈现出宋代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制度、政治思想、文化观念、文学风气的发展及其转变历程,给学界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宋
本书是《民国时期浙江省地方议会史料汇编》的续编。在“汇编”的基础上,增扩收录了民国时期浙江省议会及地方各县议会所编印104种文献,内容涉及浙江省及杭县、余杭县、富阳县、建德县、分水县、萧山县等县议会的议决案、常年会、议事录、文牍、议员质问书、议会要览、会议案、报告书、会刊等,这些资料展现了民国时期浙江省及各县议会的组织
一生读书计划(典藏版)套装
该书为影印本。此《圣谕像解》共二十卷。清梁延年辑录,他根据康熙的“上谕十六条”选辑相关古人事迹,每则故事绘图一幅,并加以解说,前图后文,编辑成册。内收精美版画二百六十幅,其图绘故事中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各种情态,如送殡、道场、投壶、煮胶、铸杵、望楼、巡夜、磨镜等场景。
民国时期是中国人大规模移民海外的时期,出国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遭遇之苦,均属前所未有。近代中国的种种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均有华侨参与的身影。华侨问题亦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一个分支,故继《民国华侨史料汇编》后我们此次遴选重要文献六十六种辑成《民国华侨史料续编》,以期服务学者。根据内容,全书所收文献可分为
本书是《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汇编》的三编。民国时期,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与改良社会的需要,社会调查盛极一时,形成了大量珍贵的调查资料。本书在前两编的基础上继续整理,既有图书,也有从各种期刊中爬梳整理的相关调查文章,其中图书83种,期刊文章102篇,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九类:社会概况调查,农村和农民调查,文教医药卫生事业调
政书所辑,大多是明朝政府在实施政令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官方文书,具有原始档案性质,属各个部门单行的法规文献。这些政书类文献,正是编纂会典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明代政治术价值的发现,不仅对了解明代典章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明史最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该选题是迄今为止收录海内外孙中山论著、杂著、译著、文告、规章、书信、演讲、函电、谈话、人事任免、公牍、题词等最全、文本整理考订最具权威性的孙中山全集。编者在《孙中山全集》《国父全集》《总理全集》等前人研究整理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孙中山相关资料,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地及孙中山致力革命曾经到过或有密切关系国家
《康熙万寿盛典图》生动记录、全画构图严谨,采用传统的俯瞰透视法,精细描绘出从畅春园到故宫神武门,沿途臣民为康熙祝寿的盛大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