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云南卷4陶瓷玻璃篇》分为《陶瓷篇》与《玻璃篇》两篇。《陶瓷篇》根据各种陶瓷制作的技术、器物形式类别、艺术风格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社会认识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并遵照陶瓷品种的分类原则,将云南陶瓷归类为:云南原始工艺制陶、建水紫陶、尼西黑陶、华宁釉陶、云南其他陶器、云南陶塑、云南瓷器等七大类,分别给予介绍
《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为美术家们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次展览精选70位长期活跃在创作一线且成就突出的美术家共160余件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大门类的全画种展览。系统性地梳理70年来中国当代美术所走过的历程,从美术的角度反映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金文和小篆书法作品集
扬州画派的画风在不同时期也对岭南地区产生过影响,尤其是黄慎和华岩,对岭南地区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影响深远。202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邀请辽宁省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领异标新——清代扬州画派精品展”,将三所机构收藏的扬州画派精品荟萃一堂。希望藉着此次展览,全面梳理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扬州画派作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
本书对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演出团体、演出剧目、演出情况、戏曲人才、创研机构、人才培养机构、制作机构及皮影戏、木偶戏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普查。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由中国国家画院具体承办,组织发动了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优秀艺术家参与,开展多条线路、多种形式的采风写生,通过十余次草图汇看、创作指导,以及多轮评审,评选出188位艺术家申报创作的197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类型。本次展览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成果
《中国历代书画题跋注释集成》(全四十卷)是有史以来首次以原色、原迹、近原大第一次将中国历代书画作品题跋进行资料的整合,是对中国历代书画作品题跋流传有序、印章的鉴实、历代的点评一个完整的可研究的记载过程,是集学术研究、艺术鉴赏、收藏研习为一体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图书,本图书的出版,将在书画学术史、书画艺术史的发展中填补学
本书聚焦中国传统金工技艺。以中国传统“五金”(金、银、铜、铁、锡)材质为横向维度,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金工传承技艺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以对具有代表性的金匠的访谈为基础,充分呈现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在材质与技艺方面的丰富性;以金匠的师承关系为纵向维度,通过对个人经历、家庭关系、生活点滴等内容的访谈,结合社会背景、时代
《式古堂书画汇考》六十卷,分为书、画两部分,各为三十卷。此书搜罗宏富,鉴定极精。所载上溯魏晋,下迄元明,凡诗文题跋悉载,故所收极为详博。且其体例独树一帜,新颖科学。全书先总后分,先纲后目,先辑录书画理论,后按时代和书画家集录作品,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题跋而后引据他书,从而使全书条例秩然,颇便查阅研读。另外,《汇
本书运用编年体的形式,力求在大量完备、详实的史料基础上,系统而完整地展现明清传奇、杂剧真实、客观的历史风貌,进而全面、客观地显现明清传奇、杂剧发展的历程与演变的规律。主要分七个部分:1.明清传奇、杂剧作家的生平事迹、交游与剧作著述情况。2.传奇、杂剧作品的辨订。3.作品本事流变的考察。4.历代批评家的相关评价。5.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