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属“论丛类”。大师为当今人间佛教行者,梵行卓绝,以身体道。著书立说,实证践行。系统、完整阐述了人间佛教之思想、学说、理论与实践成果,旨在为芸芸众生提供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实践之修行道路。故《人间佛教论文集》《人间佛教语录》《人间佛教管理学》等,均入此类。
世遗雕版是由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组织编写的,采用人工雕版,对龙藏地藏经进行原样复制,旨在传承和保护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雕版印刷工艺,进行珍品复原再造工作,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藏菩萨本願经》二卷,《龙藏》千字文编号[斯九]、[斯十]。
《经律异相校注》是我国现存很早、保存很完整的佛教类书,由南朝梁代高僧宝唱等在引用270多种佛经的基础上按内容分类编纂而成。其中引用较多的有早期佛教的重要经典四部阿含经的内容,也有部派佛教的重要律典,另外还涉及大乘佛教时期的相关经典,可说是将6世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该经原为梵文,现存有六种漠译本,其中影响广大,传播深远的则是鸠摩罗什译本。汉文《金剐经》出现乏后,深受各代信策与士人推崇。南北,朝时期,开善智藏持诵该经,多有灵验感应;唐代六祖惠能亦因闻《金刚经》而悟道,故禅宗大力弘扬。鸠摩罗什的译本诞生后,历代各种写本
作者倾注十余年精力编纂《中国佛教金石文献》,总1500万字,别为四部,即寺宇殿阁部、塔铭墓志部、造像题记部和寺产牒文部。本书为其中的塔铭墓志部分,约500万字。系作者实地走访,遍考全国各地寺庙碑林、塔林实物旧迹,并大量吸收相关的考古成果,参以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所藏金石文献和寺庙志等佛教资料,编订而成。既是一部典籍文书与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楞严经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居士房融笔受。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此本
《源因略记晚清高僧西行巡礼弘法记(套装共2册)》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高僧清福和尚自记一生之专著,是他一生探寻佛教根本教理和解脱之因历程的记述,实为清福和尚自传。《源因略记晚清高僧西行巡礼弘法记(套装共2册)》记述了清福和尚一生七十余年非凡的修行、求法、出国巡礼、求请舍利、玉佛的经历,内容真实,笔调恳切,有很多感人的情节。书
《佛学大辞典》由近代藏书家、目录学家丁福保翻译、编纂,共收词目三万余条,内容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仪轨、典故、典籍、人物、史迹等。原书对每条词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故事等,然后解释其词义,注明其出处。 经我们多方面采集资料,发现国内目前尚无一部简体、横排的《佛学大辞典》,故我们
本丛书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倡印,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主编,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志莲净苑文化部、佛教志莲图书馆联合监制于2009年在香港出版的,包括有韩清净著》《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别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科文》、《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缘起三科经科释》、《摄大乘论科
本书是一部珍贵的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史料,是研究西夏、宋、辽、金、元朝历史,了解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情况以及西夏的社会面貌,了解西夏文化和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古籍文献资料。本书在参照《大藏经》及其他传世佛教文献基础上,对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进行整理、点校和释录,详细介绍了这些文献的版本信息(文献规、用纸、装帧、写刻印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