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中国古代韵文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唐五代至清代一直是古典文学的经典文体,民国时期(1911-1949)词的创作有了新的特色。词学的批评理论在清代、民国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代表了古典词学批评理论的高成就。词话是词学批评理论的典型载体,因而也受到词学研究者乃至词学爱好者的重视。早对词话进行整理的唐圭璋先生,曾前后两次
本书汇编影印清代词谱词韵专书30余种,并撰写提要。清代是词的中兴时期,清词中兴不仅表现在词的创作上,还表现在词的研究上。在这个时期,词谱词韵专书出现空前繁荣,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地超越了前代,体例和内容也更趋于完善。这些专书的影印汇编,有利于我们集中研究这些专书的体例、内容,理清清代词谱词韵研究的脉络,还原清代词
《离骚草木疏》,书凡四卷,宋人吴仁杰撰,宋庆元六年罗田县庠刻本。此疏多以《山海经》为据,征引宏富,考辨典核,可补王逸训谑而诂《离骚》不足之处。此本钤有“乾学”、“徐健菴”、“汪士钟印”、“阆原父用”、“杨以增印”、“宋存书室”、“东郡宋存书室珍藏”、“绍和”、“协卿”、“杨绍和审定”等印记,表明此书曾经徐乾学、汪士钟、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套装全十册)》是由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著的戏曲文献史料汇编,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书共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展现了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
后四十回是否曹雪芹所写?从胡适先生1921年著《红楼梦考证》算起,这一命题具讼已久,到明年便是整一个世纪。本研究便从“空间、时间、脂批、正文、常州”这五大角度来论证回答“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所写”这一世纪命题。整个研究过程就相当于法官判案,研究者又是毗陵常州人,很后又以曹雪芹与毗陵常州的深切关系来定案,所以这项研究成果很
本书是一部戏曲论著,一共四十章。开首两章“论曲源”和“总论南北曲”属绪论性质,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为声律论,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一章为曲的修辞论,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九章为作曲法,第三十章至第三十八章为作传奇法,第三十九章“杂论”上、下两部分为散论戏曲、散曲,计有一百余节,内容比较芜,重点在作家作品评论;第四十章“论曲屯”似为附
唐诗美,宋词丽,元曲酣畅淋漓。走近唐诗,品味宋词,爱上元曲,感受中国文化中最美的三张面孔。
宋刻本离骚集传(附出版说明)(精)
诗话,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集部上属于“诗评类”,是研究中国诗学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诗话书分藏全国各大图书馆,本书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馆藏诗话整理出版,收录诗话类专著约96种,本书按内容分:(一)以诗话为名之书;(二)论诗笔记;(三)诗格诗律之诗法;(四)专门题材之诗话;(五)丛刊、汇纂诗话。其分
《校刊词律》于光绪二年刊刻,万树编次,纠正《啸余谱》及《填词图谱》之讹,以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谓古词抑扬顿挫,其论最为细密。编写《词律》20卷,收集词牌660个1180体,后杜文澜补调66,补体165,附为《补遗》,总名曰《校刊词律》。此次影印出版,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