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余姚县志,二十五卷,康如琏纂修,付刊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书前有李铎序、康如琏序、姜希辙序、卢琦序。卷一疆域,卷二城池,卷三山川,卷四湖陂,卷五灾祥,卷六食货,卷七风俗,卷八物产,卷九学校,卷十古迹,卷十一祠祀,卷十二官师,卷十三选举,卷十四至卷二十五分列人物。(康熙)余姚县志,二十五卷,康如琏纂修,付刊
本卷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之一。本卷主要系统收录中国丝绸博物馆所收藏的清代丝绸藏品,包括150—200件丝绸藏品,按不同年代、不同材质按序分类,进行艺术性筛选、数字化采集图片等工作,完成馆藏丝绸藏品基本实物信息的录入。本卷还配套相应
本书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之一。本卷主要系统收录广东省博物馆所收藏的丝绸藏品,包括约160件丝绸藏品,按不同年代、不同材质按序分类,进行艺术性筛选、数字化采集图片等工作,完成馆藏丝绸藏品基本实物信息的录入。本卷收录文章1篇(5000-10000字篇),为机构藏品概况介绍及相关藏品研究。本卷还配套相应的文物说明与文献信息
本书为湖北省枣阳郭家庙墓地2014-2016年的考古发掘报告。共发掘曾国墓葬108座,分为大、中、小型墓葬三类;随葬品的种类主要有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和金银器等五大类。报告详细介绍了墓地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工作经过、墓葬形制、随葬品及陪葬坑情况,并进行分期断代、墓地性质、墓主身份、埋葬习俗及文化因素分析,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汇编。选取了天津近代历史上557位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收录人物的客观标准,组织多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以传略的形式撰写他们在近代天津的历史作为。其所涉及近代人物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天津近代史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并具有一定的权威
宗谱记录了一个宗族世代相传的谱 系和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以宗族为单位的档案文献,起着方志、国史无法替代的作用。九支卢的始祖是越国公卢琰,他原是后周大将,为人忠义,在宋朝立国之初,冒着风险抱养了后周恭帝柴世训的儿子柴熙诲。为避免宋朝追杀柴熙诲,卢琰就将熙诲认作自己第九个儿子,更名卢璇。卢璇一族繁衍到后代,分化
本书以《武乡红色文物记忆》为书名,对武乡的革命文物进行集中整理,加以介绍,分民主建政、国际友人、抗日烽火、抗战功臣、岁月留痕,后勤保障、抗战文艺、英模风采等部分,内容详细,如《母子杀敌英雄的菜刀》《连环画模范夫妻》《一台铸字机》《一盏不平凡的汽灯》《一本发黄的日记》《珍贵的学习笔记本》《一根竹手杖》《李逸三给孙汉英烈士
本书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三册,约27万字,1100幅图。内容方面,以历史时期的黄河流域为时空观照主体,突出考古学、文物存藏的展示视角。每卷前配以分卷概说,卷内以沿黄各省和历史时期为坐标轴,每幅文物图片配以专业解说,解说内容包括了其物理属性、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意义,以便生动、形象、系统地阐释黄河作为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违背国际公约,对中国多个区域实施严重违反人道的细菌战,给中国人民的带来巨大的灾难。浙江是其中受害时间最长、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书收录的档案文献选自浙江省档案馆和金华市档案馆。上册选稿起自1940年,迄至1946年,按成文时间进行排序。以侵华日军在浙江发动细菌战及其危害的直接证据为核心,收录国
这套书以地域为划分标准,分为10册,以博物馆为组成单元。在每一个博物馆单元中,设计成“博物馆概述+馆藏中国文物佳作赏析”为主的展开思路:(1)“概述”部分介绍该博物馆发展简史,明星藏品概述;(2)“馆藏中国文物佳作赏析”部分,则详细介绍该馆所藏的中国文物。本套书筛选更具热点的、更具代表性的藏品,先考虑到文物价值、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