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趣居”为山西藏书家刘涛的藏书楼,其所藏民国教师张维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亲朋往来的书信,共达六百余封。这些书信时间跨度较长但比较集中,从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到一九四九年,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生活细节,是在外族侵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底层老百姓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难得的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文献史料,能够为社会学、历史学、
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数量和质量在海内外均首屈一,《上海图书馆藏稀见姓氏家谱丛刊》(第二辑)系从其上万种家谱中,精选中国各家稀见姓氏家谱,经系统整理予以影印出版。本书为《上海图书馆藏稀见姓氏家谱丛刊》(第二辑),包括《[滕州]藤县生氏族谱》《[苏州]钦氏世系考》《[常州]毗陵承氏宗谱》《[丽水]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潍坊]
《清代名贤书札集萃》收录清初至清末民国年间90余家名人信札(兼有个别诗札等)100余通,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乾嘉学派及晚清政局方面的史料为多。书札的作者涉及的名人包括毕沅、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左宗棠、徐郙、端方等名臣,还有钱大昕、王引之、王芑孙、孙星衍、洪亮吉等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文化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与与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德国布莱希特创立的演剧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本项目第一次对梅兰芳先生的生平、经历、艺术造诣和表演活动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真
《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收录钱学森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亲笔信件5613封,以及钱学森生平简表、珍贵照片34幅、手迹12件,时间跨度长达76年,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本书涉及通信者1618人,通信单位272个。通信者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科学界、学术界人士
本书是配合2023年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图录。书中集中呈现了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将其作品主要分为花卉、蔬果、游鱼、草虫、禽鸟、书法及篆刻几类。书中不仅包括白石老人的艺术作品《益寿延年》《和平》《清平福来》等,还收录了他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资料,呈现了老人荣誉满载的一生,以及他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史,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又与宗族制度的演变相联系相伴随。宗族又称家族,指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学术界对宗族的界定不一,依冯尔康和常建华两教授看法,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宗族有三个标志,即祠堂、祭祖和族谱。因此,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
本书将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两种集结影印出版,分别为:一、《陈介祺书札》九册本,手稿,行草;二、《陈介祺致潘祖荫手札》四册本,手稿,行楷。两种均为陈介祺墨迹,是目前所知体量最大的陈介祺书札收藏,且从未刊布过影像,仅有少数内容曾为论著、论文揭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两种陈介祺书札,在涵盖楷书、行书、行草、大篆等字体,也
《平刚日记》为贵州籍革命家平刚的私人日记,起于1914年,迄于1951年,共4函、114册,原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平刚,字少璜,贵州贵阳青岩镇歪脚村人。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时,任大元帅府秘书。平刚自幼聪敏伶利,性格倔强。八岁读私塾,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结识了具有变法维新
本书为清道光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咸丰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即投江前一日)近三十年间之日记,间或有中断。此次日记稿共十四册:《归舟安稳录》一册,《北征纪行》二册,无题名一册,《楚北旬宣录》五册,《归田录》五册。分别记述:1.道光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是年十二月三十日、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一至是年八月二十九日事;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