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志》是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文物志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真实、全面、准确记述中国文物资源状况、文物管理科学化进程和文物事业重大成果,反映百年文物事业发展历程。 其中《文献辑存》为印证正编
《元大都》考古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徐苹芳先生主编,全书共九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四章,收录了1964年至1974年元大都考古发掘资料(包括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城垣、街道和河湖遗迹,第三章城门和涵洞建筑,第四章居住遗址的考古发掘);下编五
《中国文物志》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是新中国第一部国家级文物行业志书,分为事业篇、资源篇(可移动文物篇和不可移动文物篇)、大事记和附录等。其中可移动文物篇又分为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书法绘画,石雕与文字石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是现在所知唯一的一批西汉武帝时期长沙国的官府文书。这批简牍共有2000余个编号,是研究西汉长沙国时期社会历史、地理区划、职官建置、司法行政、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少数民族管理、文字书法等多方位的重要史料。本卷内容为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图版及释文,其中图版分为彩色图版及红外线扫描图版,按简牍整理入藏时的原始编号
本书为明代瓷器图录,共收了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各朝较有代表性官窑瓷器124件,分别为洪武年制2件,永乐年制11件,宣德年制30件,正统年制7件,成化年制14件,弘治年制6件,正德年制14件,嘉靖年制22件,隆庆年制4件,万历年制14件。这些瓷器器形样式丰富,时代跨度较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明代官窑烧造瓷器的特点及明代官窑瓷
《古泉文库系列丛书》是专业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丛书,由中国著名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王贵忱,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古钱币研究专家杜维善担任编纂顾问,华夏古泉等专业古钱币研究机构为主编单位。在《古泉文库》迄今发行的二十三种书中,有异域大家著称的名作(第二种《古泉大全》、第十九种《越南历史古钱》中文
本书内容包括:广州市市立博物院创始人黄节与罗原觉交往简述、新发现王国维书信考释——兼论晚清民国广东商周青铜器的收藏及与湖南的渊源关系、丁文江的人格魅力、班马传家作史官——读经史小学名家朱师辙的一封书信、陈少白的书画情等。
本书分吉金瑰宝、法相庄严两部分,内容包括:飨壶拓片;兽父癸簋拓片;宁交鼎拓片;朿鼎拓片;子步鼎拓片;鱼母卣拓片;安平家壶拓片等。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录可识字和可隶定字,下编收录不可隶定的字。上编字头按《说文》归部排序,可识字字头用小篆标列,上附楷书,可隶定的不识字依据其构形划归相应之部的可识字后,字头用楷书标注。全书每字头下收录的异体均按时代顺序排列,其时代划分,依次为商、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西周、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春秋
本书稿是吉林大学古籍所教授王连龙历时近十年对南北朝造像记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本书稿主要分为凡例、释文编、索引编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释文编是在造像记实物、拓片图版基础上,对文字进行隶定考释,提供完整释文。遵循保持造像记原貌的原则,重点对疑难字、碑别字、俗体字、讹误字等进行考订。收集前辈学者已作相关文字考释,并以注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