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前学:崇仁学派文献丛书》全套共52册,崇仁学派是明朝吴与弼所创立的学派。吴与弼是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故称其所创的学派为崇仁学派。该学派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理产生气,气产生万物;坚持万事“万殊而一体”。该学派门人众多,主要有娄谅、胡居仁、陈献章等。崇仁学派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发生在明代
《王阳明稀见版本辑存续编》全套共20册,对明嘉靖时期稀见阳明文录版本的收集、复制与研究,学术界取得可喜的成就,但还有不少亟待深入研究的空间。本丛书则立足于近几年国内外新发现阳明先生文录嘉靖稀见版本7种,包括海外藏增刻广德版阳明文录4卷本孤本、嘉靖十四年钱德洪增刻黄绾阳明存稿28卷孤本、增刻阳明文录24卷本孤本、修缮云南
陈献章(1428—1500),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及书法家。他一生未有著书立说,平日里乐于诗书教育,深得学生爱戴。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对心学的独到见解,大多通过与朋友、学生的书信往来中展现。本书是陈献章学术及哲学、伦理思想精华的汇编,最能全面体现陈献章学术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和传播心学思想具有不
本书作者束景南先生为当代朱熹、王阳明研究大家,博雅君子,治学之余亦工书画。在朱熹研究、王阳明研究领域获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所著《王阳明年谱长编》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治阳明学、儒家哲学、明史者无不宝重之。他有感于书写时代即将逝去的时代背景,特意用端正的正楷书法认认真真地书写这一阳明学领域重量级著作中的每一个字,以纪念
《清代阳明学文献丛刊》系《王阳明全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的延续,系对1644至1911年清朝年间公开出版的阳明学文献集成出版,这在学术界系首次对清代阳明学文献的大规模汇编出版。主要收录四类文献,一是清代阳明者学者的基本文献,如黄宗羲《明儒学案》、毛奇龄《王文成传本》、邵廷采《姚江书院传》《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李绂《
收入守仁所著《传习语》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为徐爱辑、钱德洪删定;《文录》五卷,皆杂文,其中有《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涉及经学;《别录》十卷,多为公移文;《外集》七卷,为诗与杂著(序、记、墓志铭等);《续编》六卷,为《文录》续编,皆守仁卒后,钱德洪搜辑整理。后附《年谱》三卷、《附录》
罗汝芳,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罗汝芳的文献,明刻本《近溪子文集》卷首《罗明德公书目》开列《近溪子集》、《批点近溪子集》、《近溪子明道绿》等九十三种,其中有“会语”(即讲学稿)三十余种。至今犹存的罗汝芳文献,据有关统计,仅有十余种,其中文集、
本书是《王文成公全书》的汇校整理本,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世著述基本收录于书中,共计38卷,包括《传习录》3卷、《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续编》6卷,及《年谱》《世德纪》和附录7卷。底本选用明隆庆六年杭州初刻本,通校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初年南京刻本,并校以各类阳明文献的二十余种不同版本,撰写校勘记三
本书为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诗文集《阳明先生文录》的续编,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必进刻本为底本影印。该刻本为海内外仅存的孤本,曾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书共八卷,前四卷为阳明先生所撰文章、书信、奏疏、公移、诗文,第五卷为阳明先生门人、师友等所撰祭文,后三卷为《阳明先生家乘》。本书可校正、
本书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几类:一是地方志中的书院“小传”,关于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事宜皆有介绍,是研究阳明心学在明清时期传播的重要资料;二是自成卷帙的书院志,除对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详细介绍外,并对书院的基本制度(如院规、祀典、会则、训约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书院志中还记载了弘扬阳明心学的学者生平、讲学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