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德里达》内容丰富,薄薄一册,道尽解构之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及代表思想。在解构主义中,逻各斯中心已覆灭,语音中心无优势。关于翻译,其撒播、踪迹、替补理论达到抵制翻译的目的;关于宽恕,他认为宽恕应该宽恕不可宽恕之事;关于宗教,他认为福音保持即将来临之势,上帝无专宠,各宗教地位、机会平等。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解析几何学的创始人。本书简要介绍笛卡儿的家世背景与生活经历,重点探讨其代表作品《沉思》和《几何学》等,同时围绕两大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与上帝是否存在、几何学等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分析。他在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成就使他成为17世纪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
《思想录》是帕斯卡尔随想随记的杂论,涉及颇多社会问题,惜终其一生未及成书,后人整理后取名《思想录》。《思想录》这一哲学著作是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本书集中体现了作者以“几何精神”为主体的思想理论,帕斯卡以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为基础,不仅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
《培根论说文集》(Bacon’sEssays)最初出版于1597年,以后逐渐增补篇幅,到1625年即培根去世前一年进行了较大的增订,推出新的全集共5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包括《论学问》《论真理》《论命运》等名篇。这些文章不仅对创立英国文学新风格起了作用,而且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及科学的思想
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物性论》依据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
本书就人类自由之性质的两种对立理论提供了一份精彩绝伦的比较性研究。其中第一种起源于古典时代,是古罗马公共生活所遵循的共和主义传统的内核,此论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城邦共和国中臻于鼎盛,而在当代政治理论家关于共和主义的大量近期讨论中,一直是个焦点议题。这一思维模式的最可畏敌手是托马斯·霍布斯,他对它的质疑之举,构成了
本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斯蒂芬·爱得斯顿·图尔敏的平衡理性主义思想及当代价值。以平衡理性为视角打通对图尔敏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论证逻辑”和“科学哲学”两大研究范式,实现对图尔敏哲学思想的整体重构与定位。本书意在剖析图尔敏平衡理性主义思想的内核,分析传统理性主义的梦想与危机、非理性主义极端发展与弊端,探寻图尔敏理性主义思想背
皮埃尔·让内是学习心理学史不应该绕开的一位重要人物,正是他提出了潜意识这个概念尽管弗洛伊德及其忠实的追随者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荣格、阿德勒都曾公开承认让内对他们的影响。荣格提出的情结概念几乎等同于让内的潜意识固化观念,阿德勒关于自卑感的研究成果正是建立在让内对不满足感的观察之上。然而,这位心理学大师因为自
“人性视域”是休谟哲学的立论前提,“理性观”乃休谟关于理性的两种倾向与观点,即“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本书立足休谟“人性视域”对其理性观的系统研究,就是要为休谟哲学的基本分歧——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张力问题,给出一种平衡、圆融的解读,力求呈现“整体的休谟”;由此亦可澄清现代理性概念如何经由休谟人性哲学奠基而逐步生成
索伦·克尔恺郭尔,以第一个现代神学家的身份而著称,也是丹麦黄金时代的一位著述等身的作家。他既是哲学家,也是诗人和社会批评家,他的许多关键概念,例如恐惧、绝望和个体的重要性,影响了许多20世纪的哲学家和其后全欧洲的思想与文学。《图画通识·克尔恺郭尔》解释了这位哲学家使用的反哲学一词的含义,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