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特殊领域消毒工作的基本知识、科学理念、防控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消毒的基本概念、消毒方法及分类、消毒设备、常用物理消毒和灭菌方法、常用化学消毒剂和灭菌方法、消毒剂的配制,传染病疫源地消毒、特殊环境消毒等。本书有助于提升基层卫生防疫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卫生防疫意识,以形成科学的消杀理念,更好地保障
本书系统介绍了卫生害虫的主要类群,卫生杀虫器械(喷雾器)的主要结构组成、技术规范、常见产品类型及其使用与保养,以及卫生杀虫作业中的个人防护,并附加了喷雾器各种组件质量的测试方法及产品的现场评价方法。本书内容专业性强,语言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本书以互联网3.0时代数据大爆发为大背景,从医院传染病监测与早期预警系统出发,揭示了医院开展传染病早期预警与实时监测的现实需求与未来趋势,对医疗大数据及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涉及传染病监测的关键技术,本领域前沿的成果、方法和系统,传统与新型医学数据处理与建模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实际。以国内外传染病监测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大灾难多发频发,多种致灾因素复合叠加,孕灾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国家之间依存度迅速提高,各类灾难事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灾难救援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目标是及时解决由灾难导致的健康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基于
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技术以及环境健康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第1~4章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历史,对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的基本规律、研究策略和设计以及环境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学方法和软件进行了论述。第5~11章介绍8个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的**进展,
本书内容编排参照Modernepidemiology,4thedition目录和相关研究生课程流行病学原理和流行病学方法的教学进度,确保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同步。共25章,包括基本原理篇(第1-5章)、研究设计篇(第6-12章)、数据分析篇(第13-19章)和应用篇(第20-25章),既侧重对流行病学原理和共性知识的深入
为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首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案例版系列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书根据不同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行分章节论述,全面解析我国12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在病原、宿主、媒介、海拔、降雨量、气温、土壤和植被等特征,首次从生态学角度对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鼠疫在我国的传播、流行及保存机制。
本书由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徐飚主编,在第一版《流行病学原理》的基础上,更新了所有章节的理论和方法学进展,增补当前最为急需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立足生物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编写"基因组学流行病学"以替代原"分子流行病学"章节;掌握临床研究和新药发展需求,增加"药物流行病学";凝练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策略,强化"流行病学资料的分
本书编写的内容分为“概况”“标准解读”两部分。第一章“概况”简要介绍了消毒标准体系的分类、研究进展,从而让读者对整个消毒标准的发展和规划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第二章“标准解读”部分将2020年发布的2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了较为细致地说明(已公开发表相关论文的标准未重复收录本书),包括标准发布的意义、相关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