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成果。老字号工匠精神使得人类在制造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保有双重维度性,其传承发展的历程事实上就是一种“文化记忆”逐步成长为“文化认同”的过程,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或空间条件下,其发展类型、动力机制、建构特点有所异同,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本书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框架,对中国老字号的工匠
本书主要包括选择职业目标、学习职业礼仪、锻炼表达能力、掌握时间管理、学会有效沟通、讲求团队协作、提高管理素养、提升抗压能力、树立诚信意识、培养感恩心态、养成友善品格等十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有分任务,任务下设有“任务案例”“任务启示”“任务训练”等内容。每一章开头设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尾处设有课后习题,以供学生复习巩
本书以“工匠精神与手工产品营销”为题,从对工匠精神和手工制作的理论分析开始,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细致探索体现工匠精神的手工制作及手工产品营销的特征,以及对消费者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政府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对手工产品的营销提出多视角的策略建议。
本书着重考虑中职学生的从业技能要求,主要介绍了中职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全书将内容划分为绪论、职业态度篇、职业技能篇和职业发展篇四个部分。其中,绪论主要介绍职业素养的基础知识,职业态度篇主要介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责任意识的相关知识,职业技能篇主要介绍自我管理、交流沟通和职场形象的相关知识,职业发展篇主要介
本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并以实际行动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本书共分为八个项目,分别为用工匠精神谱写时代华章、用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用爱岗敬业夯实工匠精神的根基、用遵规守纪描绘工匠精神的底色、用卓越质量滋养工匠精神的根脉、用创新进取塑造工匠精神的灵魂、以工匠精
本书围绕大学生进入职场后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面临的需求组织内容,系统介绍与职场礼仪、职场沟通与职场写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8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3个专题。上篇“职场准备”具体包括礼仪、沟通与写作概说,培养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职场基本功,培养就业竞争力;下篇“职业发展”以培养执行力、组织
本书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与新青年培育;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与“互联网+”等。
本教材围绕职业素养的训练与提升这一主题,在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分类、特征与重要性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深入讨论了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知识,旨在坚定学生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炼学生的职业行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以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教材针对性较强,篇章设计科学合理
作者以简单、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个人当责的实用而有力的法则,你可以将这些法则运用到你的家庭、学校、社区和志愿者团体中。这本书将帮助你改善家庭关系,增进友谊,激励孩子,增加工作价值,改善健康和经济状况,或者实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书中还描述了大量克服诸多困难的感人故事,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波兰英雄艾琳娜·森德勒和平凡大众的故
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以“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关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三轮国家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与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