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2011年出版学术专著《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的理论与方法》后又一创新性研究成果,包含作者近年来对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理解、深耕和探索,为突破当前地理信息服务存在的服务关联缺失、协同缺乏等瓶颈问题开创研究新思路。本书可供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空间信息等研究的学者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师生阅读
本书对应急地理信息集成服务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可计算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型技术,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技术,应急地理信息案例库技术,众源应急地理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应急地理集成服务应用案例。本书对测绘行业建立应急地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化整理,对处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GIS空间数据结构与空间关系;计算几何基础;空间数据变换算法;空间数据压缩算法;空间数据转换算法;空间度量算法;空间数据索引算法;空间数据内插算法;TIN与Voronoi图构建算法;空间分析算法;空间统计分析算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
本书在2023年出版的《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照最新公布的法规和行业规范进行了内容改动,另外还增加了2023年的考试题。考点剖析部分内容包括测绘资质资格管理、测绘项目管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基础测绘管理、测绘标准化管理、测绘成果管理、不动产测绘管理、地图管理、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安全生产管
本书共10章,依次围绕应用场景介绍现代遥感地理信息新技术,第1章介绍了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第2章重点介绍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智能化处理技术;第3章重点介绍了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像采集处理流程;第4章主要介绍了InSAR变形监测的方法和具体应用;第5章重点介绍了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的基本概念、原
本书从空间分析的视角,将传统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理论拓展到流空间,系统介绍了地理流空间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场景,内容包括流的数学模型,流空间定义及其基本度量,流的可视化,流的几何分析,流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流的空间模式挖掘,流的插值,流的空间交互模拟以及多元地理流分析等。
全书由张敏、戴志军、吴文挺和燕亚菲负责策划、构思。张敏、米婕负责资料收集、内容编写、实验操作和统稿校稿。谢天一、赵永生、杨可欣、吴航星和陆迪文参与了部分实验操作和资料整理等工作。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21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28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21PJ
MathematicalFoundationofGIS
宏观的、复杂的地理现象背后,存在简单、根本、微观的地理基本元素,这些微观离散单元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组合和聚集,涌现出我们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因此,若需真正理解地理现象规律,必须探索微观层面基本元素的组成、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而理解宏观现象的演化机制问题。随着移动定位、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获得海量的可以
本书讲述了用于理解和量化计算仿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在这些不确定性下预测系统行为的基本背景和技能。它解决了工程和物理科学在高后果决策中广泛采用模拟的关键问题。本书着重于介绍基于偏微分方程组解决方案的仿真,包括对蒙特卡洛方法的深入介绍,计算机实验的基本设计以及正则化的统计技术,构建了用于从基本构建块进行预测的复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