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展现纽约的风貌,从而理解纽约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和文化多样性。“地理”,涵盖的内容包括纽约的形成以及各区域的特点;“居民”讲述为纽约的发展挥汗耕耘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城市治理”介绍纽约政治和经济;“变化”关注纽约的基础建设;“城市生活”从另一种角度向读者展现纽约不同生活模式和背后的故事;“艺术和文化”讲述
《勇士、诗人与魔法看见苏格兰》中,作者以苏格兰极具标志性的勇士、诗人与魔法等象征元素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当地深厚灿烂的文化景观,深度理解这块英伦高地的启蒙历史、民族性格与文化态度。从华莱士抗英的山林,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再到哈利波特原型的中世纪城堡,全书充满浓厚的文艺气息,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复调之旅,是对苏格
本书从16至18世纪墨西哥同中国、西班牙、秘鲁的经济文化交往入手,介绍了不同时期墨西哥与不同国家交往的方式方法,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从菲律宾到智利圣地亚哥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18世纪时期阿根廷科尔多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国文化印记,探讨殖民地美洲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受中国影响的情况以及表现方式。
作者作为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曾经常驻巴西和南美,采访足迹遍及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古巴和巴拿马等许多拉美国家。他根据常驻拉美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编写了本读物。读物分为三部分展开,分别为巴西独领风骚、拉美各国风情万种和拉美国际风云,内容涵盖民间传说、风土人情以及拉美形势等。读者可以通过一系
本书内容包括软实力概念的介绍和研究;美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生产机制;美国大众文化涵括的各个方面,如体育、音乐、广告、电影、音乐剧等方面的介绍,以及与软实力输出的关系。本书以软实力概念为核心,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通俗易懂地介绍美国大众文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既阐述了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对美国
本书本着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培养善于思考的人。全书共节选18篇美国自17世纪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文化经典文本,囊括哲学、伦理、教育等领域,每篇选文独立成篇。每一讲由选文作者评介、选文研读、问题与思考3个部分构成。通过大量研读思想文化经典原文,培育思考意识,凝炼思维方法,锻炼分析和批判能力,最终开阔读者的知识视
本书选择美国对缅甸的文化外交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利用相关史料(档案、报纸、外文专著、外文论文、中文译著、中文专著、中文论文)深度剖析了冷战前期(1947—1963年)美国对缅甸实施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外交及心理战活动。本书对冷战时期美国对缅文化外交政策与实践进行梳理并探寻其流变,进而分析美国决策者如何通过开展文化外交实现其国
本书收录了美国21世纪以来文化发展战略重要文献,包括富布赖特访问学生项目成果评估、富布莱特访问学者项目成果评估、青年交流学习项目评估报告、对艺术教育的再投资:通过创造性学校赢得美国的未来、美国政府资助国际交流与培训项目年度报告2012、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巧实力战略报告等内容。
成败落基山卡普兰在儿时的家庭旅行中邂逅了这句话,它既概括了美国的地理环境,也是西进运动的写照。卡普兰将之引为人生箴言,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在游历过全球近70个国家后,2015年春天,卡普兰带着对父亲的回忆、对祖国的感怀,开启了人生中后一趟美国自驾之旅。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长岛海峡到西部荒野,这一次,不是作为记者或旅行
美国历史上时不时会显露种种疯狂怪状:民众反感憎恶智识分子,甚至把他们当作替罪羊;智识被视为可能颠覆社会的危险之物,无知反而被推崇为美德;校园中弥漫着的狭隘实用主义氛围,学术化的教育被视作无用……美国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认为,这些纷繁乱象与美国社会中反智主义思潮作祟密切相关,并犀利地指出,反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