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年谱》十二卷,清池生春、诸星杓撰。池生春(1798—1836),字龠庭,别号剑芝,楚雄鹿城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期满授编修。历任陕西主考官、南书房行走、广西提督学政、国子监司业。著有《池司业遗稿》等。诸星杓,原名林,号恕斋,会稽人。嘉庆己卯(1819)中举,任慈溪县教谕。 道光初年,池、诸
《师山先生文集》八卷,《遗文》五卷,元代郑玉撰。郑玉(1298—1358),字子美,号师山,治学兴趣在《六经》,尤其精于《易》与《春秋》。其学以朱熹之学为旨归,中年和会朱陆,晚年专心朱学。文集较为充分地表达了郑玉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郑玉对朱、陆之学的共性及利弊有深入认识,揭示了理学末流之弊,主张不同学派之间应该和睦相
《豫章罗先生文集》是宋代学者罗从彦的诗文集。罗从彦著有《遵尧录》《春秋解》《诗解》《春秋指归》《春秋释例》《语孟师说》《中庸说》《台衡录》等著作。《豫章罗先生文集》包括《经解》一卷、《集录》九卷、《杂著》两卷、《诗》一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附《增补》一卷。以《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冯孜刻本为底本,以元至正二十五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前导读,后注释。导读部分概述了马一浮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等,注释部分对《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进行字句注释及分篇解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感受一代儒宗的大师风范,进而认识中国学术精神,建立学术自信。
本书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卦辞、《文言》《彖辞》《大小象辞》及《系辞传》等,将《易经》原文与白话注解相结合,逐句讲解,加以作者个人心得,使内容更加浅显易懂。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为南宋理学家陈淳的文集汇编,是其学术专著之外体现其儒学思想、可资研究的重要作品。作为朱熹的得意门生之一,陈淳一方面力图准确理解和把握朱子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义理推演和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并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朱子的基本理论。除单独成书的《北溪字义》等著作之外,这些思想
全书分类精选北宋周敦颐、程颢等五位大儒的思想要义,在儒学思想传播和宋明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书中涉及科学的治学次序方法,治学当行与不当为之事等,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书以尊重原著、呈现原著为准则,对原著作了精选和精辟而又通俗的注释和译文,又增加了名师导读、名师点评、延伸阅读和
本书以浦城先贤、南宋大臣、著名理学家真德秀为创作主线,以详实史料为创作基础,通过“一代贤臣”“一代大儒”“一代真君子”三个篇章,力求以故事的形式,散文的笔调,通俗的语言,打开一扇扇了解真德秀的窗口,将真德秀最精彩的人生、最生动的事迹、最感人的思想,从不同侧面展示给世人,还原再现一个真实感人并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真德秀,让更
本书分为三部分——“上编诠解汇纂”:卷一二《铭》校订、卷二《西铭》诠解、卷三《东铭》诠解;“下编评述汇纂”:卷四二《铭》统论、卷五《西铭》评述、卷六《东铭》诠评;“附录”又收录了:一、本书所涉学人文献概略、二、本书所采文献底本名目、三、1949年以来张载二《铭》研究论文要目。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见于刊物等平台文章的合集,分为儒学复兴篇和乡土重建篇,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研究和思考。作者认为,儒学本是一个极高明而道中庸之系统,“极高明”表其形而上学性,“道中庸”表其乡土性。因此,儒学复兴不只是一个抽象之文化建设问题,必极于形而上学;乡土重建亦不只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必至于宗法之修复与整合。宗法之修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