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潜夫论》原文据各种善本及古籍引文与异文进行勘定。其校记将现存最重要的七种版本之文字异同全部呈现于读者面前。其集注广采前贤之说(除了全部录入湖海楼本之汪氏笺,还录入了汪继培、王绍兰等稿本之校笺),同时又以经史诸子会考的方法进一步考释原文中的疑难之处,对《潜夫论》作了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注释,力求辨明书中所记史事之原
董仲舒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作为西汉大儒、《春秋》公羊学的代表人物,他开创的以天人之道为核心的经学体系,为大一统秩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本书围绕董仲舒的《春秋》学展开,作者基于《公羊传》及何休《春秋公羊解诂》的内在理路,推演展示董仲舒《春秋》学的诸多面向,包括董仲舒《春秋》学中的天哲学,他对《春秋》之辞
本书以浙江局刻庄鸿逵校本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为底本,辑《淮南子》俶真、览冥、精神、齐俗、道应、诠言、人间、要略诸篇。
本书作者尝试在阴阳五行学说的视野中,重新梳理董学体系,以董仲舒《春秋》学的核心主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为安置董学核心要素的基本逻辑框架,力图展现出董仲舒在大一统政治环境中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圣王之道所作的种种努力。
本书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儒学研究、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董仲舒经学思想研究、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董仲舒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本书为《董仲舒研究文库》第十四辑,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儒学研究、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董仲舒经学思想研究、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董仲舒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内容介绍 颜铨颖先生自2002年起受业于毓老师。2004年起,毓老师开设急就(救)班,改变昔日逐章逐句的讲法,以其一融贯诸经,每周上课两到三次,每次虽有一主经,但始终优游于诸经。《繁露》便是在此期间讲授的主经之一。颜铨颖先生退伍后,每日到毓老师家中上班。暮鼓晨钟,黄卷青灯,师徒二人一同整理几十年来留存的报刊、物件与
《淮南鸿烈》即《淮南子》,共21卷,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集体编写而成,后由刘向、刘歆父子校订成书的一部著作。它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为研究黄老思想提供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刘文典所撰《淮南鸿烈集解》,以庄逵吉校本为底本,全面而系统地吸收了王念孙、孙诒让、俞樾、王引之、钱大昕、顾炎武、郝懿行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全书现存二十一篇。它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了诸子百家学说,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淮南子》也有重要地位,它取材诡异瑰奇,文词奇丽宏放,前人曾将其与《史记》并称为汉世杰作。本书选取了《俶真》《精神》《人间》《要略》等八篇,可使读者对《淮南子》一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选注者撰写绪
《董学新论(2021)》是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编纂的一部关于董仲舒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展示2021年董学研究动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在董仲舒研究的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达到了对董仲舒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现实意义的更加准确的崭新认识,为今后董仲舒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成果。本书的出版对于组建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