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力求跟踪清华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动态,刊发国学研究的最新文章,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持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辑是第三辑,共有“清华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经典新诠”“思想与文化”“近现代国学研究”“书评”六个栏目。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年来陆续发表在《文汇报》《书法》《国画家》等报刊上的学术和文化随笔,分为经史、游艺、怀人三辑。作者不仅倡导以国学的立场研究传统的内容,并且提倡开辟一条国学的“日常与常识”的认识思路。
本书系美国杨百翰大学韩大伟(DavidB.Honey)教授所著五卷本《中国经学史》的第三卷,起于南北朝,而断于初唐,以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为核心,历述了经学的分裂与复归一统。全书贯彻了韩大伟教授“聚焦领袖群伦的宗师,例举举足轻重的先哲,并追踪他们身后的影响,借此概括各个时代的主要潮流”的写作理念,以及中西经学研究
十三经指的是《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它们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基于这些经典产生的学问称为经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政治理念、社会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了解十三经及其发展的历程,对于把握中
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尤以诗歌为最,唐诗崛起成为一座不可跨越的巅峰,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伟大诗人,至今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记忆。本书是张一南老师北大国文课系列收官之作,六朝文学之后步入唐代文学。从唐朝立国到南唐覆灭,跨越三百余年,作者以诗歌的发展为主线,详细梳理唐代文学史的脉络,初唐四杰、孟浩然、王维、李白
本书精选了蔡元培、傅斯年,废名、张萌麟、朱希祖、胡适、梁启超、任鸿集、陈寅恪几位大师关于国学的经典文章,内容涵盖了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孔子思想的影响,怎样读《论语》,怎样理解《春秋》,怎样看待老子和他的著作等。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子学时代秦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清学,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
《北大国学课》立意明确,用典生动有趣,适于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士阅读。《北大国学课》收集和整理了北京大学历代大师们的经典研究成果,从史儒禅道法兵医易礼食这10个方面来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言语来剖析、解读传统国粹。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这是中国五千年人文智慧的趣味赏读。一书在手,就如走进北大课堂;一卷在握,就
本书内容包括: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诗经、三字经、百家姓、名贤集、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孙子兵法、孟子、三十六计、增广贤文。
《国学论衡》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集刊,旨在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之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理解和诠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世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以理性考量塑造未来中国文化和学术思考。本刊现为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年刊,刊登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