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嫩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显著变异而导致的生态退化问题,分别从流域尺度和湿地生态系统尺度阐述湿地生态水文格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选取流域重要的湖沼湿地和河滨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厘清其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湿地生态水文调控对策与措施;统筹考虑常规水资源、洪水和农田退水等多
本书是1949年10月以来我国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对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展的一次**、规模**、时间最长的多学科综合考察的成果总结。内容主要是2014~2019年间历时5年的科考发现,在罗布泊“大耳朵”湖区特征与湖泊演化、河网水系、雅丹地貌、古代遗物和遗址遗迹新发现、古农田灌溉系统、古交通路网、古代人类活动序列以及环
本书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拟与保障机制为主线,阐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特征,梳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拟与保障的研究进展;从水生植被?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等角度系统总结湿地生态调查方法,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阐释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分别构建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系统能质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
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水体、土壤与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地理综合体,同时兼有水陆两种系统的特点。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同步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其独特的生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本书系统阐述湿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全面汇总和梳理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研究进展,并总结当前我国
本书系统介绍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等相关研究进展,以西北绿洲地区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探析了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系统评估了其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动态变化;构建多层次模型解析了自然与人文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并从关键水文过程响应机制的角度,解析了不同情景下的主要生
本书从流域尺度,构建湿地群系统“水文功能-结构”双重网络,研究了不同驱动因子作用下,湿地群网络系统演变过程,建立了节点-节点整体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识别关键调控湿地节点。在湿地生态系统尺度上,建立综合指数表征白鹤重要停歇地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在微观尺度,分析根际微生物驱动的白鹤食源质量相关物质流特征,揭示了东北地区湿地
本书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论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联系性、累积性,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变化动因机制和演化趋势,探索自然资源综合区划。实现从以单一资源要素为主的划分指标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全要素整体性角度转变,从单种资源区划向自然资源综合区划转变,支撑全面掌控全国自然资源变化规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7章,以博物图书的视角,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后测量珠峰的发展过程:为珠峰正名之后,中国登山队员肩负着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向珠峰进发。先集结大本营,然后解开8848之谜,重测珠峰。60年前中国登山者第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峰,45年前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布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米,15年前中国又一次重新测量
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是评价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湿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福祉都有重要意义。本书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以及湿地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多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确
本书主要通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质、地貌景观风光的摄影作品,配以专业、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来展示和宣传祖国北部边疆的壮美自然风光,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内蒙古、宣传内蒙古。该作品汇聚了自治区内几十位摄影家多年的心血和付出,精心采编100多幅摄影佳作,全面系统地描绘了内蒙古辽阔大地上丰富多姿的地质风光,具有高雅的自然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