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总计16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枪
本书由美国著名非洲史学者南希·雅各布斯撰写,是研究环境史和社会史的经典著作。南希从社会史与环境史结合的研究路径出发,聚焦于南非库鲁曼地区,通过在大约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16个工作点上,分别于1991、1994、1997和1998年进行的数十次实地调查和采访,描绘了从18到20世纪,在库鲁曼上演的一幕幕
本书作者是在开罗度过大半生的著名记者,将带领读者开启一段针对这座最古老、最丰富多彩的古城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挖掘,揭开这座宏伟城市神秘面纱:它的后街和集市,它的肚皮舞剧院和酒吧,它拥挤的贫民窟和时尚的沙龙,它无比丰富的过去和充满挑战的未来。这座绰号“胜利者”的城市几千年来命运多舛,它曾拥有睥睨一切的辉煌,也曾在征服者手
我们必须改头换面,发展新的思想,尝试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 《大地上受苦的人》出版于1961年11月,是反殖民斗士弗朗兹·法农病榻上的绝唱。这本书的出版,与他的本书《黑皮肤,白面具》相隔了九年,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解放事业如火如荼,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越来越多。法农个人的变化也很大,他直接参加了
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分为上下两册。文献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大量文献为复原历史悠久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一手信息。本书精选翻译的160多篇文献,涉及神话传说、王权制度、个人传记、往来书信、司法诉讼、经济活动、宗教仪式、教谕文学、故事文学、颂与诗歌等方面,表现出古埃及多种文献的基本特征,展现出古埃及社
《美丽之屋:古埃及神话与民俗》以古埃及神话和民俗为主体,通过古埃及最著名的三个神系,着重介绍了神话中的众多神灵。神话部分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献介绍古埃及著名神灵的信仰起源与发展演变,其间穿插了泰芙努特的流亡人类的叛变奥西里斯之死荷鲁斯与赛特的争斗巴哈顿的王子等古埃及著名神话故事,全方位地讲述古埃及神话的独特之处。民俗部分则
《生命之宫:古埃及历史与地理》以古埃及历史和地理为主体,讲述公元前31世纪到公元前30年期间,古埃及从原始部落联盟到古代地中海首屈一指的强大帝国再到衰落灭亡的全历程。历史部分包括了古埃及的统一,古王国金字塔时代的发展,第一中间期的混乱与外敌入侵,轰轰烈烈的驱逐外敌战争,强盛的新王国崛起,阿赫那顿的宗教改革,与西亚赫梯帝
提起古埃及,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一系列形象: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神圣动物、尼罗河以及其他的诸多事物。不过,这一异彩纷呈的图像文明,其核心是埃及人,尤其是其君主法老。 古埃及跨越三千年的历史,历经170多位法老的统治。法老被认为是沟通神界和人间的中介。这些统治者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肩负着何种
本书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专业的教师基于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为使命,在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及研究等多方面的探索成果。内容包含历史学专业思政的回顾与总结,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与设计,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展示和教改研究,是培养高素质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为中国的非洲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历任会长纳忠、陆庭恩、宁骚诸先生为加强非洲研究和促进中非双方合作,付出了许多努力。2021年,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0年年会在湘潭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共收到40余篇发言稿,作者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探讨基础理论,或爬梳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