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集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重要的行、草、楷书名帖,为读者集中展示了王羲之书法的大面貌,书中包括行书十五帖、草书十二帖、楷书五帖、其他两帖,共计三十四个书帖。
《王羲之书法字帖大全》是一本王羲之书法名帖合集。主要收集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重要的行、草、楷书名帖,为大家集中展示了王羲之书法的大面貌,书中包括行书十五帖、草书十二帖、楷书五帖、其他两帖,共计三十四个书帖。通过不同的书帖,可以让书法爱好者能够很好的看到王羲之书法的整体风貌。在欣赏王羲之不同书帖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王羲之个人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即书法赏析和书法实践,具体包括书法概述、书法史论中的审美观、经典书法作品赏析、文房用品等内容,并以经典字帖介绍了笔法和篆、隶、楷、行、草“五体”临摹技法,以及书法创作与实践应用。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
《造字与图解》深入探讨了情感理论在汉字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剖析了汉字形态设计在情感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同时深入分析了汉字设计情感表现得到增强及受到局限的原因。书中对课程作品案例进行剖析,并总结出一套既实用又高效的汉字设计方法与思路。为具体展现情感表达在汉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本书以在地设计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实践,不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尹默(18831971),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书法从欧阳询《醴泉铭》《皇甫诞碑》入手,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李瑞清(18671920),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书法上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康有为(1858—1927),近代思想家、书法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丹灶(今属佛山市南海区)人。清光绪进士。书取法《石门铭》《爨龙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于右任(18791964),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翁同龢(1830—1904),清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瓶庐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以书法名于时。他主张学碑帖“重在气势,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