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新时代,国际间全方位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新闻传播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单一范畴,它关系到国家形象、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是维护本国意识形态安全、创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其宏观战略、顶层设计、发展路径、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部署。
近年来,党中央曾多次提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应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建成“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并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
《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收录了清末民初的画报类刊物约三十种,包括:《点石斋丛画》《诗画舫》《海上青楼图记》《北洋学报》《舆论时事报图画》《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浅说画报》《图画日报》《通俗画报》《醒俗浅说报》《醒华日报》《京师教育画报》等。其中有不少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画刊,这些画报所涉内容广,有国内外新闻时事,包含当时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全媒体记者概述、导向意识与受众意识相结合、高超的选题策划能力、采访的功夫必须下足、文字是记者不变的核心竞争力等。
本书分五章,内容包括:新闻学的理论研究、新闻学的发展研究、新闻学的创新研究、新闻学的改革研究、新闻学教育的实践应用研究等。
本书结合大量国内外一手材料,分析研究了我国纸媒、通讯社、中央与省级广电媒体的短视频发展现状、经验与问题,结合国内外短视频的发展经验,探析了制约我国传统媒体短视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本书对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具有较强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经徐先生生前修订过的《报海旧闻》和《新闻丛谈》第一部分的合刊本。在66篇专题回忆文字中,徐铸成先生追述了他自1927年步入新闻界到1949年从香港回国这二十多年间的新闻实践活动,对《大公报》和《文汇报》着墨尤多。作者自述其经历的“真正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又因职业的关系,交往一些不寻常的人物,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事件”
本书是关于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的实用参考书,阐述了优秀新闻人不但要学好新闻理论与新闻史,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与较强的发现新闻、策划新闻的能力,还要掌握各类型稿件的写作技巧,提高媒介素养等。具体内容有:学好新闻理论与新闻史,培养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发现新闻与策划新闻,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消息、通讯与评论的写作技巧,克服写作中“眼
本书精选《对外传播》杂志精品栏目《圆桌论坛》的20余篇关于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文章,从20余个视角,集纳总共60余位传播学知名专家学者的讨论和见解,这些文章能够切中当下和未来国际传播方向和重点的优势,兼顾了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价值和探索方向,对国际传播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探
本书借鉴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以公共管理学的公共冲突治理理论为支撑,从结构分析出发,区分媒体新闻的表层建构、深层建构,提出了与公共冲突相关的四类17种媒体新闻深层建构的议题框架,将冲突主体的意识结构分为事实认知、情绪波动、价值判断、行动意向四个方面;考察新闻深层议题框架对受众意识内容建构的引导机制,阐述以表层建构和深层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