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古希腊罗马传世典籍的解读和研究,从五个方面概览古典学术的整体面貌,旨在经由古典学术通达古希腊罗马传世典籍所承载的古典精神。 第一章介绍四所欧美高校从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的古典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二章梳理初习者需要通盘了解的传世典籍并给出必读书目;第三章指导初习者使用校勘本、辑佚本及评注本,逐步深入对传世典籍的文本细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部著作。本书将人类历史分为十个时代,彰显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即历史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历史进步的阶段基本上就相应于人类理性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由的增长本身也是自然的,因此人们有理由对于未来寄予无穷的信心和希望。本书被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直面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以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为思想线索,来洞察人类未来的前途与命运。他秉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态度,和对西方文化的深层认同,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极大热情,展开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的批判性分析。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和思想引领者,霍耐特借助其“承认理论”进入学术舆论的核心
从近25年国际技术哲学的演进历程看,荷兰已然成为技术哲学的研究重镇。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引入、概念化及模式化,使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受到了普遍关注。技术人工物两重性问题的提出及其体系建构,使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得到了国际技术哲学界的聚焦。“结构-功能”“结构-意向性”“技术-伦理”“价值-设计”“技术-社会”等研究策略在技术
《洛克的政治思想》是“剑桥学派三剑客”之一的邓恩的成名作,也是奠定作者本人以及剑桥学派学术地位的经典之作。 全书对洛克的思想进行了几近“考古式的发掘”,作者强调洛克所处时代与我们今天的时代存在种种差异,并尝试通过分析其政治思想背后的宗教观念论证这一点。 正是洛克的加尔文宗出身与其神学语言使得其思想在今人看来似乎存在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哲学家、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讲,演讲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斑牛镇”的城镇里。第二部分同样由22篇演讲构成,演讲地点主要在幸福岛及其周围。第三部分的16篇演讲是在查拉图斯特拉渡海返回他的山洞的途中所作。第四部分
本书是影印书。《斐莱布》是柏拉图晚期的一篇重要对话,本篇对话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和一位年轻人普罗塔库,他和一些朋友一道来看苏格拉底。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名叫斐莱布。对话展开后,斐莱布退出了论证,由普罗塔库接手。然而,严格地说来,他们并没有进行什么争论,苏格拉底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普罗塔库只是表示同意或提问。他们探讨的
本书收录了当代德国哲学家的论文共七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格与超越;第二部分为黑格尔与现代性;第三部分为秩序和目的论。论文选题主要围绕着人格、自我、自我与他者、自我与虚无、人格与爱、人格与自然展开,彰显出哲学角度下人格在生活世界和历史中的多重维度。
本书稿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论著。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导论和第一章构成。导论概述近代经验论的知觉解释及其困难;第一章简述二十世纪早期经验论内部解决这一困难的其他途径及普赖斯做出的回应和评述。第二、第三、第四章为第二部分,较系统地展开普赖斯对感觉予料的重新界定、他对知觉行为和物质事物的论述。在每一章的最
本书围绕自由和实践两个概念具体考察了黑格尔在启蒙、实定性、国家、刑罚和财产等主题上的实践哲学思想演变,研究了黑格尔早期的实践哲学思想,揭示出它在黑格尔整个实践哲学体系和德国观念论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同时也阐发了黑格尔早期实践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