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海洋/海洋文化译丛》分析了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如何通过对无人岛、暴风、船难、海盗等的诱人描写而成为当时畅销的海洋文学作品,探讨了美国小说家库柏如何使后殖民背景下的美国海洋冒险小说焕然一新,如何改变了19世纪描写海外探险的文学作品的诗学形态,剖析了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如何将冒险小说改变为科幻小说,展示了麦尔维尔、
《中外经典诗歌五十课》遴选文质兼美的中外经典诗歌五十首,且辅以精心设计的课堂诗歌鉴赏研习进路一诗人简介,对诗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作简要概述;“小编有话”,言简意赅地引导学生进入兴味盎然的诗歌欣赏之旅;“师生在场”,还原课堂的精彩片断,展示师生智慧碰撞中对诗歌的深入理解甚至生命感悟;“短句回响”,通过对诗歌的经典拓展,打开学
本卷为读者提供了詹姆逊的理论和实践范式。他抛弃旧的制度化的窠臼,博采众家之长(如拉康、福柯、德里达等),将新理论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方法。其中关于“政治无意识”和“乌托邦”的论述是本卷的核心,对如何理解当代批评理论并应用于文学和文化研究实践大有裨益。
《读诗?词语的迷雾》是诗人潘洗尘主编的一部诗歌选本,本辑主要辑录当下成熟诗人如尚仲敏、吕约、陈先发、树才、徐江人的诗歌,分为“银河系”“生于六十年代”“长调”“穿越词语”等栏目。
本书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作为一种文体,对话这种表达形式,在西方始于古希腊古典时期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并且在当时就发展为非常成熟的体裁,出现了包括柏拉图与其同门色诺芬在内的经典作家与经典文本,为该文体确立了基本的范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成为圭臬规范着一代代作家的写作。20多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史上
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经典是可行之途径。《废墟的忧伤:西方现代文学漫读》作者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一些20世纪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评论,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尝试探究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触摸作家深邃的心灵世界,进而透视20世纪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本书文字优
《诗探索9》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内容包括诗学研究、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中生代诗人研究、姿态与尺度、诗人访谈、新诗理论著作述评以及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
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三部文学讲稿,三门精彩绝伦的文学课,包括《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及《<堂吉诃德>讲稿》。纳博科夫离开故国之后,曾于一九四〇至一九五〇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开设文学课程。为此他精心撰写了大量的讲稿,后经整理和编辑出版。其中《文学讲稿》专注于欧美作家,对简奥斯丁、狄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一九四O年代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后,在韦尔斯利学院和康奈尔大学教授欧洲文学,《文学讲稿》即是他为此精心准备的课堂讲稿和笔记的编录集,收入其对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狄更斯《荒凉山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斯蒂文森《化身博士》、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卷、卡夫卡《
本书分三大块(即英美影视基础知识、英美文学与影视作品、英美文化与影视作品)以英美影视作为切入口,提炼英美文化主题,并针对主体进行探讨,以期广大读者和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影视文学与文化知识,开拓视野,鉴赏影视文学与作品,提高跨文化交流、语言表达和阅读的能力。此外,可以方便广大读者在学习的过程阅读和观摩经典影视作品,掌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