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分子生物学的关键性著作,作者薛定谔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薛定谔颠覆性地提出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开启了“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内容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和思想界,
“尤斯伯恩看里面”是英国童书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出品的经典科普翻翻书,自2005年开始,已陆续出版50余种,曾荣获英国地理学会银奖,入围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获全球生活科技杂志《PopularScience》推荐,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29个国家出版,全球超过一亿册。 该系列图书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
《外来入侵植物问答》以普通读者关心的问题,以科普知识的形式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特性、生态学习性、危害传播途径、本底调查、普查监测、防治手段等进行了系统讲解。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监测预警和防治策略,并对危害我国最严重的几种代表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深入浅出、用简洁明快的文字和公众喜闻乐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本书是多元解读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的科普书。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作者张辰亮通过考证北京、台北两地藏品《海错图》中的原图,以专业科学传播者和博物达人的视角,从生物学、博物学及生活美学等角度,讲述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植物和风土人情。物种涉及鱼类、鸟类、甲壳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滨海植物等30余种,
这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创作的经典生命科学普及读物,初版于1986年出版,在日本已重印24次。本书是在原书基础上的改订新版,修订增加了许多近30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与重大突破。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规模宏大的人类基因组工程,生命科学的飞跃式发展历程在书中清晰展现;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到诸
本书为科学普及类读物,对生命科学这门“21世纪的科学”中涉及科学史、科技史和社会、伦理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是该领域国际领先的作品,富有学术性和可读性,自1995年首版以来,获得国际学界的一致好评。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色谱技术在临床诊断标志物、药物代谢、脂质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分析策略、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手段以及大量的应用实例。本版与第一版相比在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的优化与调整,删去了概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电泳与色谱分析、生物技术药物的纯
《生命科学概论》是面向高等农林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概论教材,介绍生命科学主要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发展趋势及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涵盖生命的物质基础和运行规律、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伦理、营养健康与疾病预防等。该书
本书涉及海洋生态学、核科学相关内容。书中介绍了放射性的产生和来源、与放射性密切相关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放射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放射性在海洋研究和核电、核医学、辐照加工、工业探伤等领域的应用,揭示了放射性对人类和海洋生态的利与弊,有助于读者科学认识放射性。本书适合相关研究人员、中学及以上学历学生,以及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