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黻(1887—1962),活跃中国史学界30余年,于史学、文学、小学、金石、文献、考古、历史地理等诸门学科都有着精深的造诣,代表作为《东北通史》《渤海国志长编》《宋辽金史》《中国史学史》和《静晤室日记》。最值得推举的是历40年而不辍撰写的550余万字的《静晤室日记》,堪称文史宝库、日记杰作和学术巨著。金毓黻留给后人
本书包括黄帝与黄帝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部分专题研究,选出优秀论文共计47篇。该著作反映了当前黄帝文化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启发我们,运用到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践中。
为庆祝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创办三十周年,此次从2014级至2018级的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中选取21篇,分为上(中国古代史)下册(中国近现代史)两册出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史近五年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这些论文有的已发表,或参加过各类大学生论坛交流获奖。这些论文的内容涉及历史文献学、政治史、思想史、社会史、社会文化史
本教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编写以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学生学习中医文化打下良好基础为指导思想,以选取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关系密切相关的内容为目标。教材的主要内容除绪论外,共设汉字文化、易学文化、儒学文化、道学文化、佛学文化、中医文化、遭遇西方文化
本书汇集了范文澜、翦伯赞、陈恭禄、吕思勉等近代学者的经典文章,细数了历代王朝开疆拓土、平叛治乱的事迹,以先秦时期巩固统治开篇,按照历史的更迭逐章叙述了秦汉时期的版图初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与分裂、隋唐时期的开疆拓土、宋辽金元时期的和议与扩张以及明清时期的发展与鼎盛。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三千年中华史,看古代王朝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本书从高等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提升与传统文化教育。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缘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传统宗教、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民俗与节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
"本书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为立足点,按照主编统筹规划、团队协作编写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教育传承等12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介绍,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并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高等职
《中国历史文摘》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创办的学术文摘,每年一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卷主要从2023年出版的相关史学期刊、高校学报以及综合类期刊中,精选对中国史各时段、各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创新见解的精品力作,从整体上反映一年来中国史研究在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上取得的新突破,呈现中国史研究的走向与前沿趋势,旨为推动
本书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发展与理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他国政策的对接,对外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的影响等议题。“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学者投入研究,社会层面也出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本书集中经济学领域的学者编写而成,关于“一
本书所收论文涵盖面较广,包括特稿和五个栏目。特稿论述了观念植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论的价值。“古典文学与文献”栏目侧重于对古典戏曲的研究,既有对于剧本的分析,如清车王府藏曲本自列九部乱弹戏本事研究、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木鱼书叙录,也有对戏剧演出形态的分析,如《“角”与宋元杂剧的转型》,还包括清代流寓文人与扬州唱和关系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