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无人机植保技术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内容精练、概念准确、适合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特色。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无人机植保现状、植保无人机的构造及原理、常见病虫草害识别与化学防治、植保无人机的安全作业模式、飞防经验与案例和植保无人机的维护与保养。本书可作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作物
本教材是在“互联网+”的教育改革推动下,由长期从事植物害虫检疫学教学的一线优秀教师,联合植物检疫部门专家在原有第二版基础上的修订版本。绪论和第1~3章分别论述植物害虫检疫概念及发展历史、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及风险分析、检疫性害虫的检疫程序与方法、植物害虫的检疫处理与防治,重点突出检疫性害虫的检疫检验与检疫处理的理论基
本书分为15章:第一章绪论,包括学科简历、学科要义、学科基石(我国植物病理学学科重要奠基人);第二章承上启下,简介植物免疫机制类型和物质基础;第三至十二章评介植物与病原物基因对基因互作、由病原物分子模式和效应子分别激发的免疫反应、过敏性细胞死亡和系统性获得抗性等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交叉调控,阐释植物免疫反应与生长发育之间的
干旱灾害已成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全球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量化牧业旱灾损失是学术界和行业部门的一个难点问题。开展放牧条件下牧业旱灾损失动态评估方法的研究,对理解干旱对牧业的影响过程、制定合理的抗旱减灾策略和放牧方案、促进区域牧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选择旱灾频发的内蒙古牧区为研究区,以牧草水分
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我国是最早开展生物防治实践的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在以保护和利用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生物防治方面举步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天敌资源家底不清,严重阻碍其保护和利用。当前我国生物防治存在产品单一、防治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简述稻作生产、稻田杂草、稻田除草剂等基础知识,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稻区的4大类34科65属141种稻田杂草的拉丁学名、科属名及别名,收录稻田除草剂品种200个,其中单剂品种(有效成分)100个、混剂品种(混剂组合)100个;详细介绍了水稻移栽田、抛秧田、直播田、育秧田、制种田和陆稻田6大类25小类
本书以园林养护实用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了园林苗圃、园林树木的配置与栽植、树木衰弱原因分析及对策、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施肥与生长调节应用技术以及园林植物内疗、内养技术六部分的内容。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至510多个知识和技术要点,并配有140幅高清彩图。本书可供广大园林工人、园林技术工作者阅读使用
本书在对传统农药毒性大小的测定方法(机值分析法)的基础上,重新采用Logistic法进行计算,可得到评判药剂有效程度、前景等更多信息,可将传统的毒力测定上升为农药毒理测定,为农药使用和研究提供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因此统称为农药统计毒理。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教材以长期教学改革为基础,及时反映新时期教学改革成果,满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全书分七章,包括园艺植物病害、昆虫及病虫害综合治理基础知识,园艺植物苗期、根部、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方法。为方便学生学习,每节前设学习目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6亿亩以上,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粮。小麦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发生为害情况复杂,严重威胁着小麦安全生产。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气候生态条件变化、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布局调整、小麦品种更换、生产水平提高及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小麦有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