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西方哲学(斯多葛哲学)、遗传学和演化生物学知识,鼓励我们用科学理解世界,用哲学指引生活,分清哪些事必须坚持,哪些事必须放弃,保持开放的心态。跟随古罗马智者爱比克泰德学习斯多葛处世之道,解答21世纪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如何控制自身的欲望?如何应对职场关系?普通人是否需要掌握前沿科技?金融危机时如何处理财富?抑郁、愤
本书在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基础上对波兰尼的其它专著进行了一体化研究,分别研究了波兰尼提出意会认知论的动因,意会认知论对科学划界和科学活动的人性化视角,意会认知论的客观观、信托知识观和形而上学特性,意会认知的结构模型和认知运作路径,意会知识的言述化途径,知识生成从主观到客观的意会历程,以及波兰尼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时至今日,雅克·拉康仍在继续遭受那些最为过度的诠释,时而是偶像,时而是恶魔。然而,这里的语境却发生了变化:精神分析的英雄时代业已终结,我们正在经历各种心理治疗的诞生,据称有一千零一种方法来抚平当代的痛苦。本书是卢迪奈斯库对其《法国精神分析史》第三卷《拉康大传》的总结性研究,由于《拉康大传》在法国出版后引起了很大争议,本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是范光棣教授于1966-67年夏威夷大学博士论文,是他努力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结果。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和对比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来寻求对他哲学概念的一个清晰的理解。他陈述的方法是先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阐述和“解释”,然后在对他后期哲学概念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对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进行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维
本版《柏拉图全集》由刘小枫教授主编,遵从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忒拉绪洛斯体例,收录柏拉图所有传世作品,包括35篇对话、13封书信、释词1篇和托名作品7篇,分三卷出品:第一卷为中短篇对话、书信、释词及托名作品,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为柏拉图的长制对话《理想国》和《法义》。本版《柏拉图全集》依托苏格兰古典学家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并
本书取自叔本华的封笔之作《附录与补遗》,该书囊括其一生的思想精髓,一语道破人生智慧,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长久幸福的路线图。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别人到底怎么看你……这些曾经困扰你我的问题,叔本华都给出了答案,带给世人心灵震撼。叔本华在书中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
本书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探讨笛卡尔哲学中与确定性问题有关的一些概念。第二,探讨笛卡尔关于获取确定性认识的方法的论述。第三,探讨笛卡尔关于一切确定性认识之根基的论述。第四,探讨笛卡尔关于确定性认识的最高保证的论述。第五,探讨笛卡尔确定性认识的基础体系。
柏拉图的《申辩》由三次演说组成,即正式的申辩辞、提出刑罚的演说、判死刑之后的演说。本书的翻译和义疏即基于这三次演说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主题阐释。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是吴飞老师给大家做的一个导读,介绍了关于苏格拉底的审判、柏拉图的《申辩》的几个主题、《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再到现代欧洲的复兴、《申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本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现代作为我们之所是、现代主体性及其展开维度、资本对现代主体的规定、权力对现代主体的支配等。
本书是对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的诗体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SprachZarathustra)第1-4部的翻译与注释。该译本以德文批判版《尼采著作全集》(KSA)第4卷为底本,参校多种英译本与中译本。注释反映译者对于书中重要字词与尼采思想的阐释,有助于读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