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系论文集。书稿主要收录中国大陆、港澳台学者以及北美等地华人的有关文学创作的成果。所收文章既包括名家名人,也有对新的文学现象、动态进行评论和研究之作。书稿所收论文的原则,坚持双百方针,坚持马列主义,旨在反映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书分两辑,第一辑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考察法国象征主义诗学中国化过程中有意义的误读与改写,探究新文学的先行者如何借助“他山之石”实现自身的文学成长;第二辑文学与文化批评,关注时代变迁与思想碰撞中的流派和个案,以此实现对历史现场的重返。两辑内容共同呈现出作者近十年对于对处于世界文学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索。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33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13辑)》系一部论文集,收录了2019年11月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以及2019年5月在法兰克福召开的第一届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中的精选论文共计31篇。书稿中收录第六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论文17篇,包括华文文学研究资深教授公仲、华文文学研究骨干力量陈瑞琳等人的
自1949年9月25日创刊以来,《文艺报》一直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场,捕捉文艺创作动向,推动出作品出人才,是新中国文艺的重要理论评论阵地。该文丛共七卷,分为理论卷、文学评论卷、艺术评论卷、外国文学卷、作品卷、对话卷、儿童文学评论卷。《<文艺报>70年精选文丛(9种):世界的涛声(外国文学卷上下册)》收录了《文艺报》从19
本书尝试在跨国主义视域下解读新世纪以来的新移民小说,通过解析它们在回归叙事、故乡叙事、历史叙事、底层书写、生态书写、创伤书写和中产阶级话语等主题上的嬗变及其对跨国华人形象的塑造,呈现出新世纪以来新移民小说发展的路径和趋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民族智慧的代表和社会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也及时反映了这种变化。2019年的世界文学,对于文学所表现的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展现了异彩纷呈、特色各异的文学成果,各国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文学的越界现象十分明显。此外,2019年各国文学中对于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诗歌的一个经验归总和实践追求。译者所选的中西方诗歌都很经典和优美,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作者应用了很多的翻译方法,使得翻译的诗歌易懂、精炼,做到了追求美在一定程度上也保存了原诗的真,即诗歌追求美,翻译追求真。诗歌翻译是有遗憾的艺术,不论译者怎样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英语文学,涉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文学,虽然它部分地涉及小说、戏剧和其他文类,但是它主要的研究对象还是诗歌,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诗歌。内容分为“文学理论”,“浪漫派与现代派”,“当代诗歌与小说”,“英美文学在中国”四个部分,涵盖从文学理论探讨和文学作品解读的各个方面。本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中古英语诗歌的重要就好像学习中国文学史不能跳过楚辞、汉乐府等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一样,本书详实介绍中古英文诗歌之美。 本书由文本、导读和诗论三部分核心内容构成: 1.精选20-30首代表性作品,提供双语对照。 2.为每篇诗作提供注释、撰写导读和评述; 3.有特色的可读性较强的诗歌评述5-8篇,以帮助读者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