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学生英雄、正能量平民偶像——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于2012年分别以674分和683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被称作是“北大最帅双胞胎”。在本书中,双胞胎兄弟俩与广大读者分享他们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笑泪兼具的成长励志故事和高考奋斗经验,兄弟二人用轻松而亲切的方式真实展示了当代优等生的校园生活,参与电视节目录制的幕后花絮,以及
《生活报的回忆》除中国侨联林军主席赐函、梁英明顾问的《总序》外,收录了编辑出版丛书概况,《生活报》史略,《生活报》大事记,《生活报》有关人员名册,与生活报结缘的多侧面的生动回忆,以及怀念《生活报》创办人,各时期领导人、总编辑、记者,主要投稿者等的史料,还辑录了许多珍贵图片文物。读了《生活报的回忆》,可以对当年的《生活报
这本文集,收集了老同志的深情回忆,也收集了著名军事专家关于建设强大海军、建设海洋强国的纵横谈,从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国土、海军现代化、信息化等方面谈论海军建设问题,运用时空观,多角度、大视野传递了国内外各个时期关于建设强大海军的信息;运用感知与理性的辩证思维,讨论了强国必须强军的客观必然性;运用科学与发展理论,推
北大老五届,是指北大理科1960—1965级,文科1961—1965级的学生。这个九千多人的群体,在1968或1970年间被集体发配到基层,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个人命运由此发生重大转折。本书收录了北大老五届学子的61篇回忆文章,来自当年北大18个系中的15个系,讲述了这一代北大人在毕业之后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共同的精
《往事杂记》讲述了写往事杂记不同于写自传,写自传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往事杂记类似于回忆录,偏重于写自己以往的所见所闻,以客体为中心。
一个家族,就像是织机前一团可以无限延伸的彩线,亿万条彩线编织成经纬,就是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长轴画卷。 《百年家国》是一个这个普通家庭充满悲怆与传奇的原生态记录。 《百年家国》是一部由三代人的记忆汇总而成的长篇记忆文学。
本书作者生于延安,在毛泽东、杨尚昆、胡耀邦、薄一波、廖鲁言、金城等老一辈革命家关爱下成长,并师从赵朴初、沈雁冰、胡华等教育家。作者虽然已逾古稀,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多场巨大变革,但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豁达的心态。她用细腻的笔墨,记录下生活中与领袖、前辈相处的点滴,感人肺腑,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同时,书中还披露了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
本书记述了作者上世纪70年代末在索马里的一段援外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描绘出了一个神秘却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索马里。
本书围绕作者自己在大禹家乡山西十年的知青岁月,从初中毕业上山下乡开始,重点写了十年青春岁月的如下几个方面:(1)偷着回家过年;(2)城里人眼中的农村活儿(小娃变老汉、农活的系统工程);(3)城里人的农村生活(如何自己生活、如何学会了偷);(3)城里人那些不咋地的事儿;(4)当地的民俗风情(如做娃);(5)城里人眼中的
《背影文丛·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是一本极富个性的当代文坛真实历史记录。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样的另类文献更有价值。如果研究上世纪80年代的山西文学,必读《背影文丛·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因为作者张石山提供了常态文学史中不可能提供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