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遐集——六十回眸
沈醉,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曾长期供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1949年被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国民党人员,后作为被俘战犯关押。1960年被政府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1年11月起,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本书为其女沈美娟对父亲的回忆录,按时间顺序记
本书写作背景是70年代的冀东村庄,以村野、乡土、乡亲、衣食住行、老物件、乡土娱乐、童年趣事为线索,以村庄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以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村庄生活的所见所闻,以及父老乡亲们的逸闻趣事为依托,力图还原时代背景下的村庄生产生活场景。通过村庄的发展历程、先贤轶事和传说故事,让村庄的后来人以及村庄的游子们了解村庄,认识村庄,
本书通过作者自述的方式,记录了四十多年前恢复高考招生后,第一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生动描述,真实地反映了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改变了时代发展和一代人的命运。展示出特殊时代的奋进青年为国家新时期改革和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以真实的个人和集体记忆,呈现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
本书是作者风雨人生从艺路和创办和风书社十余年间工作经历的回忆录,以及本人的部分作品、纸媒报道和风书社文章的集合。2007年7月,金东区曲艺家协会和孝顺镇政府合作创办孝顺镇和风书社,以金华说书和金华道情等地方曲艺形式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自此,作者开始了在和风书社的工作——配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其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窗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5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开始长征到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战役期间的故事,主要涉及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初期为摆脱敌军围追堵截所进行的艰艰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0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遵义会议后至胜利结束长征的故事,主要涉及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跨过荒草地、夺取腊子口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同志为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绥远(今内蒙古地区)人民,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英勇地拿起了武器,进行了数十次武装起义。本书收录的35个关于土地革命时期晋冀鲁豫绥地区武装斗争的故事,都是当时武装暴动的主要参与者以口述的形式,对亲身经历的重要事件和战斗的真实记述,其中既有党的组织建设、革命政权
伴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军队诞生了。自此,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及地方反动武装“进剿”“会剿”,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本书共收集了35个红军初创时期中央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故事,涵盖了中央红军创立、发展的艰
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680多次武装起义,遍及14个省14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武装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