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洪子诚老师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文集包含了洪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划时代意义的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学走出其固有的狭窄学科领域,开始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 鲁枢元是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作为最早在文艺学领域引入生态意识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探讨精神启发了诸多有志于生态批评及生态研究的青年学人
许多人喜欢阅读推理小说,但很少人会思考和了解其历史与发展。本书将推理小说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讲述了这一小说类型是如何诞生、怎样发展的。不仅可以推荐给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也可以推荐给对文学史感兴趣的人。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介绍了作为推理小说的源头英国哥特式小说。沿用哥特式一词,是因为废墟、迷宫等独特的
少年时代所听到的词汇的声响和文章的韵律,将川端康成带入天真的哀愁之中,最终决心踏入属于文学的秘林。而那时,读过的似是毫无意义的书籍,却成为了他走向文学之路的基石。文章是有生命的。或许,本书也可算是对于这种有生命的文章的一种呼唤。现在,就与川端康成一道,来追寻文章中潜藏的宝藏吧。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相关论文十余篇,均为国内各大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书中设中国对外形象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翻译与传播研究、叙事与身份研究四大栏目。内容涉及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国对中国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推广,英美文学中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影响、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中美外交翻译中的话语权嬗变研
该书稿是著名作家唐诺的最新作品,以《父与子》《唐吉坷德传》《白鲸》《浮云》《宽容》等名著为中心,以这些文学著述为内容依托,展开了作者对文学名著作品的内容、写作技巧、文学价值等的论述。该书稿体例完善,结构清晰,内容呈现清楚明白,论证严谨,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市场价值。
书稿是著名作家唐诺的文学解读著作,围绕着马尔克斯、卡尔维诺、格林、海明威、阿城、福克纳等名家及其作品等名著为中心,以这些作家的著述为内容依托,展开了作者对文学名著作品的内容、写作技巧、文学价值等的论述。该书稿体例完善,结构清晰,内容呈现清楚明白,论证严谨,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市场价值。可说是普通读者经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共八篇,是从西南交通大学中文专业近五年的校级优秀论文中挑选出来的,涵盖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多个方向,展示了多元的学术视角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包括欧阳修梅尧臣唱和诗歌研究、陈映真小说中的忧郁书写、德里克·阿特里奇独特性文学观研究、阿里斯托芬《和平女神》《鸟》中的食物
本书是扬州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组织的文学院学生文学评论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对孙频的作品《以鸟兽之名》的评论,共32篇;下编是对卡尔维诺的作品《美洲豹阳光下》的评论,共36篇。全书共68篇评论文章。本书的出版,是对同学们进行文学评论实践与研究的极大鼓励。书中对两部小说《以鸟兽之名》《在美洲豹阳光下》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专
本论著是作者三十年学术的精华,三部分分别涉及当代汉语诗学、生态诗学、西方诗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以及视觉艺术与诗歌关系。统领全书的核心线索或关键词是二元论(dualism),从其发生、发展及演变轨迹的考察入手,既涵盖文化/自然、语言/物、事实/价值等二元性对立,又涉及人自身内的二元性分裂,亦即主观/客观、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