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在二十世纪中国所遭遇到的升降浮沉令人慨叹,其中蕴含的教训则堪称惨重深刻。而如何恰当地迎接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样正确地认识过去。刘耘华教授的专著《先秦儒家意义生成研究》正是以这样的襟怀,带着时代的问题去叩问经典、聆听先哲的智慧。他深信民族精神的生机正蕴涵于文化血脉的相继相续中。书中,作者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在
《老子》五千字的玄言,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揭示了人如何在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方法。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老子却能看到里面;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正面,老子却能看到反面。老子讲求精神生活、讲求体法自然。他的思想,就好像荒漠中的甘泉,滋润了世世代代人的心灵。
孟子其人是儒家的圣贤典型,其书是古今士子必读的经典。在乱纷纷的战国时代,孟子承续孔子的精神,发挥孔子的主张,奔走各国,游说君主们施行仁政。他是个时代的斗士,将满腔的理想化为雄辩的语言、壮阔的文字。本书将孟子进行了还原,并结合当今的时代问题与切近的生命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论语》是中国经典中*好的一部,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圣人的言行录,也是中国文学中*好的传记书。本书通过对《论语》经典章节进行解读,将孔子教学、为人的精髓,生动活泼地呈现给读者,不仅内容丰富,可读性极强,而且评价客观,在《论语》解读中不可多得。
庄子风格狂傲、一半避人、一半避世。他认为身在乱世之战国,著书黄叶村而传薪火,比拔剑狂走有意思。他的狂傲有其文化上的厚度,他的思想证明人的方寸之奥不可劫夺。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本书是由《庄子》原典中*故事性的部分采选出来改写而成,再现了庄子哲学的精华。
荀子正名思想作为一套关于名实关系的诠释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元语言对象语言对象域。元语言给出并包容对象语言,而对象语言则指向对象域伦理价值与政治制度,这就是通过解决名实淆乱问题来解决礼坏乐崩问题的路径。在《正名篇》中,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制名之枢要、所缘以同异与所为有名。制名之枢要属于元语言,包含约定俗成、径易不拂和稽
《子藏·道家部·淮南子卷》汇集1949年之前不同的《淮南子》版本及研究著作,总计106种,从中可以揭示历史上《淮南子》流传及研究之大致面貌,亦可为读者阅读、研究《淮南子》提供帮助。遵循《子藏》择精择优之原则,《淮南子卷》在考虑“早”的前提下,也兼顾了“精”。如清刘泖生影写北宋刊本、明正统《道藏》本、明嘉靖九年黄焯永州刊
孔子是地球子民的共同偶像,东亚地区的企业家都要读《论语》来帮助企业经营! 《看漫画·学论语》以生动的漫画作为辅助教材。兼具娱乐及教育功能,通过看漫画来学《论语》,在不知不觉中精进个人修为、处世态度和成功者的做事方法。
在《<论语>精华导学/国学精华导学丛书》中,主编徐厌萍、徐海涛从《论语》中摘选出适合大家阅读、学习、思考、践行的七十条经典语句,按主题分为“学会学习”“礼孝父母”“修身养性”“世故人情”“崇尚仁德”“明白义理”“良友君子”七课;每课设“精华导读”“经典选解”和“本课作业”三部分。“精华导读”部分简明介绍主要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隶属子部儒学类性理之属,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