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
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导游人员同旅游者沟通的重要桥梁。良好的导游讲解不仅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游兴、增长见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个人获得感,同时也是导游服务规范化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作为一本以少数民族自治区导游员实践讲解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材,本书以实际导游讲解工作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本书主要面向高校地理学本科教学实验,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实践应用案例,从实验操作步骤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使用3S技术的实践能力,使其将前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全书共14章,选取14个典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案例进行详细操作解析和研究案例介绍,从理论模型到操
本书为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以城市概况加城市重点旅游名胜与特色旅游资源的体例,详细介绍了山西省的风土人情及其旅游热点。本书按山西、太原、大同、朔州、忻州、吕梁、阳泉、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划分章节,每章分为两节,节为城市概况介绍,第二节为旅游资源介绍,第二节又细分为重点旅游名胜和特色旅游资
本书在对北京市境内的传统村落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为了推动京郊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和发展利用,系统分析了其保存和保护情况,建立历史建筑的价值评估体系,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发展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本书基于大数据对北京传统村落进行传承利用与评估,具体包括文本大数据下的京郊古村感知画像,人流POI数据下的传统村落活力分析,设置POI数据
本书采用本土化与国际文化景观视角,以我国西南贫困地区乡村为对象,建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认知框架,详细解读村落族群与自然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景观及其价值,并基于田野调查,归纳当下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对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价值共识与矛盾。本书旨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中,阐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
《中国边疆学》(第十四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智库联合主办。本辑选入有关边疆史研究的论文17篇,包括中国边疆史研究述评(1949~2019)专稿、边疆学理论研究、当代中国边疆与周边关系、东北边疆研究、北部与西北边疆研究、西南边疆研究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边疆学年鉴2019-2020》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年鉴,共计82万字。该书稿以总结边疆研究学术信息、引领学术前沿为宗旨,由《特载》《2018-2019年中国边疆研究综述》《学术活动》《论文撷英》《新书选介》《学术机构》《中国边疆研究大事记(2018-2019)》专题七篇和附录构成。该书稿坚持
本书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运河区域文旅融合、运河交通运输与城乡协同发展、运河城镇、世界运河等几个方面,利用官方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中国大运河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