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是古代汉民族文言笔记小说。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
近年來,沙滘村又發現了另一部鈔本,未經蟲蛀,可補中山圖藏本之闕。現整理者取兩部鈔本之長,附以何維栢後人輯於清代咸豐年間的《天山草堂詩存》,及整理者輯錄的佚文、佚詩、傳記,整理爲全新的《何維栢集》,是目前瞭解何維栢其人最全面的文獻參考資料。
该书共分为八编十卷,第一卷小说笔记,第二卷诗文,第三卷《玉溪生诗说》,第四卷《庚辰集》,第五卷为其相关著述,第六卷、第七卷纪评苏轼诗集。第八卷纪评文心雕龙等,第九卷《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第十卷《纪晓岚佚文选》及附录、后记等。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精选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珍稀稿本、抄本共计58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予以编排影印出版,所选之书,大多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其中不乏孤本秘籍。每种前附有解题,概述其尺寸、卷册数、作者、版本状况、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等
“徐光启全集”由著名学者和徐光启研究专家朱维铮、李天纲主编,此次整理在原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集》、《徐光启著译集》、《农政全书》等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近年海内外新发现的佚著佚文,吸收了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毛诗六帖讲意》、《徐氏庖言》、《测量法义》、《灵言蠡勺》等十多种专书是首次点校排印出版,对于徐光启和中西文
《朱启钤著作集》十八卷,收录近代学者朱启钤著作26种。朱启钤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朱子后人。多年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起了启蒙和推动左右。朱氏对古代织绣及漆器艺术亦颇有研究。本书选辑朱启钤著,除了朱氏为世人熟知的古建筑、丝绣、漆艺、园艺方面的著作外,还收录了其《东三省蒙务公
《古籍文献》是为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其中一本,此本精选南京博物院馆藏古籍文献200余幅,记录了晋唐写经,宋元刻本,明刻本,清代刻本、抄本和稿本,以及一些明清地图。这些资料,数量大,内容丰厚,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小说家、古文家、古文理论家、古文选评家。其古文译书风靡全国,民国大师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钱锺书等莫不受其重大影响,钱基博称其为清季“文章师法”“唐宋宗盟”,胡适称其借西洋小说实现了“古文中兴”。在中国文学史上,林纾是近代译坛泰斗,也是最后的古文名家,是中国新旧文学过渡中的关键人物。林纾晚年反
《薛学潜著作集》收录近代学者薛学潜著作10种。薛学潜,字毓津,无锡旺族,祖父薛福成,父薛南溟。薛学潜在北洋军阀政府期间担任过江苏省议员、国会议员。曾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治学融贯中西。本书选辑薛学潜著述包括薛氏大量晒印本、铅印本著作,如《易经科学讲》《天文文字》《西安半坡出土最古文字》《黄帝尺》《中国乐理论》等,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