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嘉兴南缘的城南地区,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摇身一变为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从形态到格局,从功能到结构,城南的演进脉络清晰,呈现出多样性、完整性的特点。 本书稿以“嘉兴城南”为主题,通过对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丰富且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从整个长三角区域审视,可以为
“江”指赣江,“湖”指鄱阳湖,作者在二十五年间走遍了江西所有的县、市,对于“江西”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也就意味着能讲清楚“江西”特性,江西与世界的“相遇”、江西的古村落、江西的族谱、江西的“小”历史,看似落在“江西”,但只有讲清楚了每一个地方的中国史,才是一部丰富、立体的中国史。区域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研究理念,是在不断地
2023年9月,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论坛主题为“长江文化传承发展”,宗旨是“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江沿线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千年文脉,从巴山蜀水到
该书为介绍河南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通俗读物。全书以断代史形式,按照历史顺序,直观简洁地梳理出中原文化史中的精粹部分,从中整理出具有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河南文化内容,突出展示这些文化内容背后的河南要素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阐释了中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全书共十一章,每章大致分为大事记、概述、考古发现、文物古迹、历
主编金志明,编审,曾任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总编辑。上海老城厢是“最初上海”,是上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文脉,见证了沧海与桑田的变迁,是上海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本书围绕“老城厢与戏剧”主题,约请专家学者梳理老城厢戏剧艺术发展历史、艺术门类、代表人物以及艺术成就,反映上海老城厢与上海戏剧艺术发展的传
《美丽渭滨》是以介绍渭滨区悠远的人文历史、淳朴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读本,全书抓住渭滨地方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通过典型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深入介绍,力求用简洁平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内容,加深读者对渭滨地方文化的了解。书中包含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以及承古开新、开放包
盛京是清朝时期东北疆域的政治中心,其政治地位的转变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历代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盛京城进行了研究。本书稿系统梳理了1911年至今海内外盛京相关研究成果及基本史料,内容涵盖“整体研究概述”“专题研究概述”“档案文献概述”“地方志概述”等,是对盛京相关研究的一次详细归纳与整理。通过本次整理,
本书是基于汉民系传统村落景观的多类型元素、多维度功能、多空间层级、多文化内涵的特性,通过建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景观融合的研究体系与多空间尺度的分析框架,并采用了从“景观区划-传统村落群单元-典型传统村落”的多空间尺度传统村落三生景观分析框架,以期系统化地解读民系传统村落景观。通过将三大汉民系民系形成历程、社会制度
台州市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1949年10月,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94年8月,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台州市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台州城记》以台州市区
临海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文化之邦”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时曾被文天祥赞曰:“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本书以段子体的形式,从细节破题,生动形象地描绘临海的历史掌故、地理节气、市井习俗、民风民情等,配以5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