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西北内陆中心城市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学视角下“分异表征-分异测度-分异机制-分异效应-分异调控”五个维度,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尺度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效应的分析框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及GWR、PSR等模型,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演化过程、特征与模式、影响机制、效应评价及调控引导等展开了
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9062万,占总人口数的7.1%,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养老矛盾的凸显使得老年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成为核心问题。《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驱动创新设计》聚焦以社区养老为
本书选取了老龄研究领域的精华理论研究成果,涉及老龄政策的多方面,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评估,资本市场服务养老服务业研究、深化公共养老服务分配研究,等等。内容涉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养老服务、老年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切实从老年人的利益出发,反映了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发展中的热点、
本书是一部地方民革史料。2020年是民革广东省委会成立65周年。在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省委会宣传处牵头组织编写本书,作为广东民革党员及社会各界了解广东民革历史的读本。书稿记述了民革广东省委会65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总结了65年以来民革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温馨家园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温馨家园的阵地建设,涉及党建引领、体系建构、功能优化、人员发展、资金保障、科技赋能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温馨家园的精准服务,涉及基础服务、赋能服务、照料服务、项目服务、其他帮助、督导服务等;第四部分主要为附录,提供北京市温馨家园政策法规和标准
本书分为三篇十三章。第一篇,医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与发展、医养结合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等。第二篇,医养结合政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国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医养结合机构运营体制和机制等。第三篇,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实践,
本书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贸易自由化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依据经济学理论,找到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个体就业和代际职业流动的理论机制。其次从现实数据入手,分析中国的贸易自由化现状及特征、就业现状及特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次结合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的结果,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企业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个体就业和代际
本书包括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实践操作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包括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理论、观点和功能研究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特点、体现等;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架构组织外部运行与内部动力机制;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化主体分析等。现状研究中,通过残疾人公共文化需求状况的调研进行广泛地调查,把
本书以2013-2022年为研究时段,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区域,在系统阐释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效率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算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效率综合得分;同时分析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效率的主要特征,进而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效率影响的直
本书分为研究篇和案例篇。具体内容包括:轻度智力残疾人就业现状与模式;浅析智力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中国智协就业工作前期开展情况汇编;北京市案例;天津市案例;辽宁省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