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上古农业;耕技发展;生态智慧;农耕著作;物产丰饶;悠悠茶香;美味饮食;多彩农俗;韵味古村;绿色农业等。
书以经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乡村社会文化,乡村社会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乡村产业变革的动力。而作为乡村产业振兴载体的产品创新和创意赋能需要关注于乡村社会体系、民风民俗、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文化要素,需要关注
本书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基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十个专题的分析。
全书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系《经济日报》2007-2012年间的《对话》专栏合集,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这个系列报道,每期围绕一个三农主题,同时邀请高层官员、市县领导、村镇农民作为嘉宾,围坐一起,交流农村的现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读到此书,今天的读者可以感知当年农民们最关心的三农问题有哪
本书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按照专题评论性文章和媒体访谈排序,汇集整理成册,包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研究》《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土地撂荒难题》《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内在要义与提升对策》《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
为总结和反映中国农村发展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学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联合国内农村发展学教学和科研单位,自2023年起开始编撰《中国农村发展学年鉴》。《中国农村发展学年鉴2023》设8个栏目,分别为:重要政策文献、学科述评、学术成果、学术动态、统计资料与数据、大事记、附录、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是安徽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多年以来,坚持研究工作基础上,针对2024年研究发展方向编写而成的。全书对2024年中国棉花行业发展概况进行概要分析,意在让阅读者了解当前国内棉花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及市场发展形势,整体分析我国棉花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本书以四川省青竹县柑橘产业为例,基于嵌入性理论,运用田野调查法,阐释了青竹县柑橘产业的转型过程,从产业兴旺和小农户的主体性视角指出未来县域农业转型需要:一是立足农民传统,从去小农化向再小农化转变;二是重拾农业价值,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变;三是创新合作形式,从单一合作社到合作联合社转变;四是整合社会资源,从自我服务供给
本书以番禺一镇五村入选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为例,小切口大视角。基于番禺有众多农业,有一、二、三产融合型产业,有世界级农业农头企业;组织振兴典型村很多,基于岭南文化重镇的村落很多,乡村生态治理在财政支持下呈现“岭南万户皆春色”,“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模式:城乡彼此看见,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乡村生态振兴:绿水青山与金山
新时期的农业经济与管理,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村振兴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农业经济与管理的背景及意义,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的特征与趋势角度出发,进而引入了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接着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