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启蒙》国内*套中国文化通识读本,以万物为教材,以世界为课堂,是可以亲子共同体验的生活地图,带孩子重新认识有温度的中国优秀文化。
本书是由湖北中医学院李今庸教授主持编撰的。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1)开发利用中医药学;(2)改变我国农村当前缺医少药现象;(3)实现2000年人人享受初级保健的宏伟目标。本书共记127个病种,1203首方剂,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疾病,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全书方药都是外用药,体现了内病外治的特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中药制药工业对膜科技的重大需求,内容具有新颖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三方面,针对适应性、应用范围、膜过程优化设计、膜污染防治等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行业的关键问题,系统介绍以本书著者及主要合作者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取得的**进展。
本书介绍了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腱鞘炎、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等20多种常见颈、肩、腰、腿痛症的妙法良方千余首,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食疗法等,所选方法实用、通俗易懂、疗效确实,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本书适合颈肩腰腿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从事颈肩腰腿痛诊疗的相关医师参考。
1《兰台轨范》八卷。清·徐大椿著。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徐氏鉴于自宋以还,诸家议论杂乱无统,诸家方药浮泛不经,故“本《内经》以探其源,次《难经》及《金匮》、《伤寒论》以求其治,其有未备者则取六朝、唐人之方以广其法,自宋以后诸家及诸单方异诀,择其义有可推、试多
《医方考》6卷,后附《脉语》2卷,明·吴岜著。《医方考》共6卷,刊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收集历代较常用方700余首,按病证分为中风、伤寒、感冒等72门,每门下集同类方若干首;对各方“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 《脉语》,一名《脉学精华》,共2卷,刊于15
本书记述各种单验方一百余首,载有本草、灸法、养生、炼丹以及医案等内容,并附有腧穴图11幅。
本书分为四卷,卷一为温热论、续刻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至卷四为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的验方、秘方选集,共计八百八十首。
瑞竹堂经验方(第二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本草衍义》,原名《本草广义》,20卷,宋·寇宗奭撰,成书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此书旨在推衍《嘉佑本草》、《本草图经》二书未尽之义,故名“衍义”。全书二十卷,又目录一卷。首列序例三卷,论述本草原始、五味五气、摄养之道、治病八要、用药剂量、炮制诸法、州土所宜、贮药用药之法以及若干医案:后载药品十七卷,按玉石、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