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七个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交代了林京子上海书写出现的脉络与原因,并分别以《米歇尔的口红》《上海》《预定时间》等作品为中心作了细致的文本剖析和背景梳理。
《检察方的罪人》是一部日本当代长篇小说。小说以两位检察官为主角,讲述了围绕着司法与正义展开一连串的故事。一名检察官为年过不惑的最上毅,他为了在退休前将一位由于证据不足导致无法被判刑的嫌犯绳之以法,不惜跨过红线,伪造证据,甚至杀人。而另一位名叫冲野启一郎的年轻检察官,为了贯彻从上司最上毅那里学到的真正的正义,决心即便大义
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法国文学史》第6-8卷,分析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变幻无穷的政治局势,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政治和宗教思想的演变,从而探讨了“思维模式”对古典时期法国文学的影响;论述了法国社会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危机和产生的新特点。介绍了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论述“法国文学危机”,详细论证了“古今之争”的起源、两派的主要代表人
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16卷本《法国文学史》第1卷和第2卷。作者巴彦教授是长期从事中世纪法国文学研究的专家。他从中世纪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状况入手,脉络清晰地梳理了法国文学从萌芽到1480年之间的历史演变。从法国中世纪精神状态的矛盾和危机、典雅和人文主义、无序和恐慌,以及恢复和平后达到的平衡等多个层面,勾画了这
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法国文学史》第9-11卷,主要分析介绍了18世纪法国文学的流变与创新之处,着重探讨了启蒙时代文学创作对种种思潮的回应与反叛,法国大革命对语言、科学、宗教和文学艺术的影响,法国文学与英国、德国等外国文学的相互影响等。全书分为时代背景、主要思想、分文体介绍与主要作家评介四部分,由广及深,既从整体上把
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法国文学史》第3-5卷,包括了文艺复兴初期、兴盛期和衰落期三部分。从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状况入手,详细介绍了这一期间法国语言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并对法国社会的宗教思想以及政治结构做了深层的剖析,尤其研讨了人文主义思潮在法国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之下的法国脱胎于中世纪文学的诗歌
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法国文学史》第12-14卷,梳理了19世纪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论述了浪漫主义发生的社会场域和发展阶段,阐述了浪漫主义的主题学视野,由此过渡到对浪漫主义重要作家的分析,最后辅以浪漫主义的作家词典、参考书目、大事年表和插图索引,结构完整,内容完备。对作为浪漫主义余绪和现代主义发轫的1869-18
本作品是废园天使系列第二本,以连续短篇的形式补足了前作《废园天使Ⅰ悠长假日》中的细节。揭开了人类中断访问夏之区界的大断绝的真相;讲述了将人类的信息拟姿送入虚拟空间的划时代技术,以及它是如何催生出虚拟度假区数值海岸等。 本作品获得荣誉: 2006年早川书房年度最佳科幻·日本篇第1名 第6届性别意识文学奖
本作品是废园系列第一本长篇小说,讲述了数值海岸中夏之区界的故事。 夏之区界,一个存在于服务器上的虚拟度假区。这里的居民是一群按照既定程序运转、但又拥有与人类相同情感的AI。一千余年间,没有任何人类访客光临,夏之区界仿佛一处被遗忘的世外桃源。 然而,一个神秘男子率大队破坏力惊人的蜘蛛突然袭来,一夜之间,夏之区界沦为令人痛
本书收录了《行尸走肉》《无头女迫近》《开膛狐鬼与缩水蟆家》《封锁座敷婆》《伫立不动的口食女》五个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