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无到有,因水成陆;从小到大,因水而兴。江南水一路东进,绵延流淌穿过城市,给上海带来故事与风情,带来机遇与期盼,这是黄浦江,也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是自然赋予上海的地理标签,也是城市品格与都市风范最柔性的意向投射,黄浦江,水上岸边皆风景。2018年,上海提出黄浦江两岸要打造成为世界的“会客厅”,使之成为和伦敦泰晤士
少年儿童中国文化地图
少年儿童世界文化地图
本书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运河文化”为研究主题,在感受运河两岸的历史变迁,体会运河和自然资源交融的文化内涵之余,为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提供新的精神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作出贡献。中国大运河文化串联串联起大运河沿线8个省、直辖市,27个城市的优势,进一步助推大运
本书是为一部异彩纷呈的淮安清江浦地区大运河文化简史。全书一方面由清江浦地区的运河水网和地名铺陈而开,细致到每一条水系的纵横、每一处地名的源流,通过地理意义上的溯源,向读者呈现了自秦汉以降,直至清末民国两千年来清江浦这一地区的历史流传。另一方面则从地方人文视角,梳理了清江浦开埠以来充满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涵及河道河工文化
本书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4年12月31日,记述门头沟区地名相关内容。全书共九篇,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实体、政区、聚落、名胜古迹、交通道路设施、企业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历史地名、地名管理。
本书记载了肥东县内45个村落,并根据村落不同特点分为红色村落、古老村落、传奇村落、商贸村落、秀美村落、名人村落六类。主要内容包括:指挥百万大军的中枢——瑶岗村;“江北小延安”——褚老圩村;红色据点包公镇大张村等。
晚商时期,晋陕黄土高原地区出现了大批的铜器地点。这些地点发现的铜器,呈现出多种风格,包括殷商风格、北方风格、关中风格和本地风格,并且其中许多器物混合了多种风格。这些器物体现了晋陕黄土高原地区与周边的互动与交流,显示本地区的铜器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多个方向的影响。本稿就是从青铜器手,来研究阐释晚商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书所采写的104个地名故事,有的是根据真实史料撰写而成的,客观真实地讲述与地名相关的人和事,告诉人们的一种真实;有的通过采访,听老人讲古,然后整理而成。这当中有的是真人真事,真实可信;有的是虚幻的人与事,但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希望或愿景,给人以美好。本书内容包括:建昌镇:古之东南望地;万坊镇:南城县北大门;株良镇:一个出
绵阳,隶属于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科技城,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自公元前201年汉置涪县始,迄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现辖5个县3个区1个市,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