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是2020年“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评奖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文字作品。书中分为甘南篇、酒泉篇、武威篇、张掖篇、看甘肃、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肃85周年调研采访活动六个部分。
本书为惠州女作家刘明霞的报告文学集。作者是以严谨、稳重、理性的方式,对现场进行实时的历史记录,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寻常事物的实时状况。本书由三十篇文章精简而成,内容简练、语言优美,通过真实记录和直观呈现时代变迁中的城乡风貌和人民精神气质的改变,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忆。作者深入基
本书是一部记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创立、成长、发展、壮大的报告文学。全书共八章,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珍贵的图片,全景式、多维度地讲述了乌兰牧骑的创立与发展,尤其是对乌兰牧骑演员个人成长的精彩描述,展现了乌兰牧骑在党的领导下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热情赞颂了乌兰牧骑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
2021年春夏到2022年夏天,媒体人、作家伊险峰和杨樱用一年多的时间,从上海长乐路和襄阳北路的路口开始,东西南北各走一个街区,把这个田字格宇宙作为街区田野书写的范围6条马路,9个路口,111种职业,580家门店,62个人。英姐的公路商店、小李水果店、范阿姨的服装店、高松的为民门窗店、小胡的小酒馆…&he
本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首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在获取大量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又采访了城市规划专家、外国友人、海归、独角兽创业者等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以散文的文本,小说的技法,讲述了中国城市如成都、北京、上海……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动人故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共富路上的下姜村现象;思想有力量;智慧有未来;大地如此繁华;歌声飞过龙门;“话”外桐坞;浪漫的塘栖。
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记录和呈现黑土地保护利用过程中一套科学实效模式的形成及落地的过程。作者既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梨树模式”形成的见证者,更是黑土地上每一滴汗水、每一行脚印的采集者。作者力图通过翔实的、科学有据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奋战在黑土地上的人们的炽热情怀,让读者听到来自黑土地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心,一直活跃着浙江人的创业以及工作生活的身影。本书分“关切三问”“打卡探访”“组织的藤蔓”三个部分,通过探寻大红门的浙江人去哪里了?新发地里的浙江人在忙些啥?马连道上的浙江人还好吗?北京中轴线上有哪些浙江元素?京城里有哪些浙江人文地标?在京机构(包括商协会)以及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23卷)》集结了人民日报评论部2023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包括:《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高高举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等篇目。署名为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既有原汁原味的精辟论断,又有深入浅出的深度解读,深受广大读
本书为先进人物新闻报道集,详略有致地介绍了约三十位为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其中既包括学者、专家、艺术家等,也有普通的农民、工人护林员等。百山祖国家公园的创建,恰如一条牵系着人与自然的纽带,推动我们对自然与文明进行包容诠释、守护促进两者和谐交融,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境界。本书通过展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