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23年度由河北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艺术》杂志社共襄举办的“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研究——第一届全球电影年会”的论文合集,包括38篇论文,共分理论观照、区域观察、国别电影、类型研究、中影聚焦、影史新探、移民专题等七个部分。全书站在全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高
本书是以学科跨界、类型交融为特点的2018-2022年三届海上纪录片论坛的重要发言精粹,以不同文体、类型(纪录片、诗歌、人类学、当代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特色。本书第一部分聚焦于纪录影像的“诗性之维”,回溯历史,关注当下,结合创作个案,立足影像本体,试图找到“诗影像”与“影像诗”之间的契应与关联;第二部分邀请对纪录片有深入
本书集中考察了2020-2024年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伊朗、菲律宾、以色列、蒙古、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柬埔寨等亚洲18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和创作现状,采用宏观的现象梳理和微观的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各国/各地区电影的产业状况、创作情况、重要潮流、热点现象以及代表性的影片
本书稿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以“新世纪”作为研究的起始点,在跨媒介传播的背景下,将电影明星的“跨媒介建构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说明了电影明星跨媒介建构的基本特征,将明星研究从局部扩展为整体,置入宏观的传播视域中,并试图描绘出这一机制的构成模式,并从文化、产业、技术三个维度探讨其成因;再以结构主义视角将这一跨媒介建构机制
在迪迪-于贝尔曼的整体写作中,电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将电影作为一种移动媒介带入对艺术史的研究。他早期对于电影的兴趣主要源于其对蒙太奇方法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在艺术史背景下对蒙太奇概念的理论重构,并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对静态图像的电影使用的艺术历史兴趣。自2008年以来,电影已经成为他关注的日益政治化的
本书由吉卜力董事长铃木敏夫亲自编著,专为中译本添笔2万字,讲述包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内的27部动画的创作故事与吉卜力工作室40年的成长历程。 策划靠大佬摸鱼闲聊?所有团队开始都是草台班子?《龙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背后竟承载着这样的思考?吉卜力在十字路口都做对了哪些选择?做得了动画也开得了幼儿园? 由吉卜力掌
本书以数字影视的虚实融合关键技术为主线,系统地分析并论述了双目视差与深度估计、数字化抠图、运动捕捉与数据表示、跟踪注册与位姿估计等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针对相关技术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特殊需求,主要围绕可信深度估计方法、数字图像抠图方法、面部运动捕捉方法、多视角标定方法、位姿估计方法、双目视觉标定方法、虚实遮挡一致性处理方
*影视专业剪辑师,是能够将拍摄的镜头素材变散乱为神奇的魔术师,是影视作品外部张力视觉化呈现和内部张力非视觉化渗透的释放者,更是影视作品艺术化、具像化效果的终极成就者。 *本书从剪辑专业诞生缘由及发展轨迹、剪辑观念传统与现代之比较、剪辑创作本质与价值、剪辑思维形态的大致类别、当代世界剪辑主要风格流派等宏观剪辑意识的梳理入
讲述实验动画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并从实验动画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大方面着重研究实验动画的创新思维与创作方法。 理论探讨与技法探讨相结合,规律性探讨与实践性探讨相结合,对实验动画代表人物的创新实绩予以梳理归纳,并结合多年来在教学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汇集师生作品十余部进行实践方面的探讨,力求深入认识、准确把握实验动画的基
本书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40周年纪念文集,从纪念大会、主题论坛、纪念座谈、年会聚焦、年会幕后、我与学会共成长、大事记等部分对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40年历史和成就做出了回顾与总结。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简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C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