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人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盟21世纪禄的中东战略研究室”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作者历经多年,走访了欧洲、美国和中东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了该部著作。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分别对“欧盟与中东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欧盟与中东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欧盟推动中东次区域安全的构想”、“欧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以中国对外政策为线索和依据,概括分析1949-2000年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以呈现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概貌。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对外关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安
《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人的立场和中国外交的实际出发,宏观综合与微观关系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国际环境、法律体系、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和传媒与民意等五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其中对法律体系、意识形态的分析有一定的独创性和新意。《影响中国外交决
《全球治理:分裂世界中的联合国》特别邀清了一批资深学者和前联合国高级官员共同考察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全书集中探讨了联合国在努力解决国际关系中存在的那些持久而艰巨的问题时所发挥的各种作用,这些问题具体涉及国际安全、裁军、人权、国际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为了给读者展示一个全方位的联合国,《全球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在唐代被称为“三韩”。目前学界对于入唐三韩人的研究多着眼于唐朝和新罗的文化交流方面,所以,对入唐三韩人进行系统探讨,从新视角审视唐与三韩的关系,是本文的出发点。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正史记载,并结合石志资料、野史、笔记小说、各种文集和杂记等等进行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侧重对“人”的相关
本书为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隆重推出的“清华中美关系评论”每年度一本。本书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与中美关系变革”。分为四个部分:中美政治关系,中美经济关系,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和能源与环保问题。对2009年奥巴马上任以来的中美关系最新变革惊醒了全景式扫描和深入分析,并对2010年中美关系可能会有的新变化进行了大胆而莫有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资深中东问题专家朱威烈教授主持。本书里组理论树立对恐怖主义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主体性探讨,并围绕“9.11”时间前后中东恐怖主义、中东国家反恐斗争和国际合作的历史嬗变,深入地剖析中东地区国际恐怖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本书特色之一是运用多学科的
《2009国际安全》编者在总结《2008·国际安全》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在编写方式上也做了一些改进,确立了“以事实为基础,以客观为标准”的编写原则,力求反映2009年国际安全的真实面貌并揭示表象背后的实质。
时至今日,真相大白:美国入侵伊拉克是一个严重错误。之前布什班底以为可以依靠侵略伊拉克增加的石油收入来“以战养战”,或者像海湾战争一样由其他国家来为战费买单,他们认为战争代价会微乎其微。事实证明这场战争美国付出的代价及其高昂:年轻的士兵和优秀的工程师在战争中丧生;因战致残的军人和军人家属遭受着身心的折磨;社会承担着战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