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霍斯金斯的《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一书,开创性地考察了英格兰景观的古今之变,成为景观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在地方史、英国史及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影响深远,自1955年出版后不断再版。该书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辅以田野考察报告及时人记述,系统地梳理了从公元前2500年到20世纪中期英格兰景观的变化历程,勾勒出了景观形成的清
本书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解封的材料,叙述了从1878年柏林会议至1919年《凡尔赛合约》签订期间的欧洲重要势力之间的博弈,力图还原战前欧洲体系的运作过程,以及“一战”如何最终摧毁了传统的欧洲体系。作者从统治者、外交官等重大事件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兼顾历时性的事件与共时性的人物和行动,揭露各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该书是享誉国际史坛的俄罗斯中世纪史专家、研究北欧中世纪史和欧洲中世纪文化史的权威A.J.古列维奇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采用了结构主义和心态史(精神观念史)的史学方法,首次利用了大量中世纪的民俗资料,对欧洲中世纪人们的时空观、宇宙观、时间观、法律观、财富和劳动观等进行深入的探讨,重建了中世纪人特有的精神世界。该书是享誉国际
本书是一部中世纪史名著,主要从欧洲和西亚关系的角度论述了西方文明的兴起和主要特征。在作者看来,公元3世纪以哥特人为首的族群虽然对罗马世界造成冲击,颠覆了西罗马帝国的政治,但对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有限,并未彻底摧毁西方社会的基本框架结构。而西亚诸帝国和文明的崛起则对西方社会造成了根本性的改变,彻底打破了各种古典传统,
本书论述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即从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魏玛共和国建立到1933年魏玛共和国解体这一时期德国的历史。作者根据大量的一手材料,详细和深入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评述了艾伯特、拉特瑙、施特雷泽曼、泽克特、格勒纳等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
《希腊研究》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集结的区域国别类标志性的学术研究和动态纪实论文集,聚焦希腊、中东欧以及环地中海区域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教育、文化研究,旨在关注中国与希腊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传统、当代实践与未来发展,打造区域国别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希腊研究》第一辑拟收录论文10余篇,涉及政治
该书是一部专门叙述1688-1689英国光荣革命的著作。前后事件涉及很少,主要描写了革命事件发生、发展和革命场面。本书通过详尽分析英国革命前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英国国内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状况,回答了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何以称为“光荣革命”。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对革命的描绘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子拔都通过远征南俄草原建立,统治地域主要包括中亚、伏尔加河中下游、顿河流域及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区。它前后延续近三百年,对该地区,特别是位于其疆域北部的罗斯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金帐汗国兴衰史》由苏联著名历史学家鲍里斯·格列科夫和亚历山大
著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雷·拉奇讲述了从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有关温泉的历史,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在这一时期,中欧那些重要的温泉小镇(Kurorte)的影响力达到顶峰。本书以生动的笔触探讨了这些大型温泉小镇,在鼎盛时期,这些小镇的功能集今日的大型医疗中心、康复疗养地、高尔夫度假村、会议综合体、时装秀场和
本书是久负盛名的德国通史权威性著作。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作者视野广阔,态度严谨。格布哈特是本书第一任主编,由他主编的两卷本《德意志手册》于1891—1892年在德国首次出版,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而后被翻译成多语种,并历经几代学者多次修订再版。中译本则是根据第九版翻译完成的。本书第一卷的副标题是“古代和中世纪”,共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