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导读(1917-2017)》选取中国现代文学100年中100篇代表性作品,力图全景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面貌,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变迁的历史脉络。编选中,采用三大板块模式,即经典原作阅读提示延伸阅读模式,意欲将课堂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希望为非专业的现代文学爱好者搜集和阅读
本书包含论文14篇,内容涵盖先秦至清代著名作家、作品的考辨、分析和解读。其中既有如对清华简、敦煌文献、墓志文献等新文献的发掘和考察,亦有对集杜诗、《金瓶梅》等经典文学文本的深入解读。此外,本期所收两篇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异域相关学科的开展情况。全书内容丰富,论证细致,是较好的古代文学研究集刊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是河南大学文学院自学考试专用教材,主编王立群、张进德,河南大学多位文学院任课教师参与编写。本书以每个时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为纲,从先秦到唐宋再到元明清,涵盖诗经、庄子、史记、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西厢记、西游记、红楼梦十二章内容。书后附考试大纲和每章学习目标,以及考试题型和分
本书系整理杨明照未刊手稿的文集,共选先生未刊论文、讲义小选、随笔辑录三个部分,共十篇文章。其中八篇为手迹扫描件,另外两篇手迹因书写格式和纸张的关系采用排印方式整理,均为杨明照先生未刊发文献,内容涵盖《文心雕龙》《抱朴子内篇》《文选》及校勘学内容。
本书以阐释学为中心,通过对诗歌、小说等文本的具体分析,结合中外阐释学理论,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阐释学观念。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诗歌的审美艺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阐释学观点。具体来说,本书所涉及的阐释学观念主要有:以诗经为代表的诗史互证精神、以稼轩词为代表的象喻性文本阐释、《文心雕龙》所体现出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戏剧理论评论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报告和文学艺术作品批评等十余篇文章。
本套丛书汇集了八位中国著名文论家的作品,分别为: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当代文论建设》、童庆炳《文化诗学导论》、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高建平《回到未来的中国美学》、王岳川《当代西方美学主潮》、李春青《中国诗学:从古典到现代》、王岳川《当代西方美学主潮》、陈晓明《不可遏止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转型》、吴子林
本书收入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DavidR.Knechtges)教授多年来在赋学与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共九篇,由康达维教授本人精选并编辑。康达维教授长期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是美国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之巨擘,《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东汉至西晋》部分的文学史就出于先生之手。他曾以一人之力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赋的部分全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9)》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唐代文学研究界的基本研究情况及动态囊括其中。主要内容分为一年记事、会议综述、专载、一年研究情况综述、新书选评、问题研究综述、港台及海外研究动态、盛德清风、索引目录等栏目。 它的特点是力求全面地反映国内本年度研究唐代文学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同时
在侠文化理论观照下,从整体上考察中国现代新文学作家侠性心态的生成与嬗变及其基本特征,对新文学的生成给以新的理论阐释,开掘侠文化作为一种思想启蒙资源的价值意义;对鲁迅、郭沫若、老舍、沈从文、李劼人、艾芜、蒋光慈、丁玲、萧军、萧红等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文本加以